“也知生死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也知生死分”全詩
也知生死分,那得不傷心。
作者簡介(義凈)

(635~713)唐代譯經僧。河北涿縣人,一說齊州(山東歷城)人,俗姓張。字文明。幼年出家,天性穎慧,遍訪名德,博覽群籍。年十五即仰慕法顯、玄奘之西游,二十歲受具足戒。于咸亨二年(671)經由廣州,取道海路,經室利弗逝(蘇門答臘巴鄰旁,Palembang)至印度,一一巡禮鷲峰、雞足山、鹿野苑、祇園精舍等佛教圣跡后,往那爛陀寺勤學十年,后又至蘇門答臘游學七年。歷游三十余國,返國時,攜梵本經論約四百部、舍利三百粒至洛陽,武后親至上東門外迎接,敕住佛授記寺。其后參與華嚴經之新譯,與戒律、唯識、密教等書籍之漢譯工作。自圣歷二年(699)迄景云二年(711),歷時十二年,譯出五十六部,共二三○卷,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今所傳有部毗奈耶等之諸律大多出自其手,與鳩摩羅什、真諦、玄奘等共稱四大譯經家。師于譯述之余,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學,盛傳京洛。著有南海寄歸內法傳四卷、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二卷,并首傳印度拼音之法。著作中備載印度南海諸國僧人之生活、風俗、習慣等,系了解當時印度之重要資料。先天二年正月入寂,世壽七十九。建塔于洛陽龍門。
《西域寺》義凈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域寺》是唐代僧人義凈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西域寺》中文譯文:
眾美仍羅列,
群英已古今。
也知生死分,
那得不傷心。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西域的寺廟景象。作者首先描述了寺廟里眾多美麗的景物,然后意味深長地指出,歷史上的英雄們早已逝去,這是不可避免的生死的命運,但同時也強調了這并不應該讓人傷心悲哀。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西域寺廟景象的感受,同時也反映了對生死的深刻思考。通過描述美麗的景物和歷史的變遷,詩人以一種平和的心態來面對生死的現實,表達了對生命輪回的超脫和接受。詩中的“眾美仍羅列”表明西域寺廟中美麗的景物依然存在,而“群英已古今”則暗示了歷史上英雄們的逝去。最后兩句詩反思了生死的不可分割,但并不因此而傷心。整首詩以簡練的詞句表達了深刻的意境,讓人感受到一種超脫塵凡的情懷。
“也知生死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yù sì
西域寺
zhòng měi réng luó liè, qún yīng yǐ gǔ jīn.
眾美仍羅列,群英已古今。
yě zhī shēng sǐ fēn, nà de bù shāng xīn.
也知生死分,那得不傷心。
“也知生死分”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