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使孤魂愁夜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忍使孤魂愁夜永”全詩
月明窗外子規啼,忍使孤魂愁夜永。
分類:
作者簡介(薛濤)

薛濤(約768~832年),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因父親薛鄖做官而來到蜀地,父親死后薛濤居于成都。居成都時,成都的最高地方軍政長官劍南西川節度使前后更換十一屆,大多與薛濤有詩文往來。韋皋任節度使時,擬奏請唐德宗授薛濤以秘書省校書郎官銜,但因格于舊例,未能實現,但人們卻稱之為“女校書”。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園)上,制作桃紅色小箋寫詩,后人仿制,稱“薛濤箋”。成都望江樓公園有薛濤墓。
《贈楊蘊中》薛濤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楊蘊中》是唐代女詩人薛濤的作品。這首詩以描繪寂靜的夜晚為背景,通過詩人對月光、燈光和子規的描寫,表達了孤獨和寂寞的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玉漏聲長燈耿耿,
東墻西墻時見影。
月明窗外子規啼,
忍使孤魂愁夜永。
詩意展現了夜晚的靜謐和孤寂。首句“玉漏聲長燈耿耿”,描繪了夜晚的寂靜和漫長。玉漏是一種計時器,其聲音隨時間的流逝而傳出。燈光明亮,閃耀著的光芒充盈著整個房間。
接下來的兩句“東墻西墻時見影”,用影子的形象描繪了墻壁上移動的燈光。墻壁上的影子不斷變化,映照出光與影的對比。
接著,“月明窗外子規啼”,子規是一種鳥,常被認為會預兆悲哀。這句詩描繪了月亮的明亮和窗外的子規叫聲,營造了一種凄涼的氛圍。
最后一句“忍使孤魂愁夜永”,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憂愁。孤魂指的是詩人自己的靈魂,夜晚的寂靜使得詩人的憂傷無法釋放。
整首詩描繪了一個寧靜而孤獨的夜晚,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寂寞和哀傷。薛濤的詩歌以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形象表達著稱,這首詩也是她情感世界的真實寫照。
“忍使孤魂愁夜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yáng yùn zhōng
贈楊蘊中
yù lòu shēng zhǎng dēng gěng gěng, dōng qiáng xī qiáng shí jiàn yǐng.
玉漏聲長燈耿耿,東墻西墻時見影。
yuè míng chuāng wài zǐ guī tí, rěn shǐ gū hún chóu yè yǒng.
月明窗外子規啼,忍使孤魂愁夜永。
“忍使孤魂愁夜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