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園桃李不生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后園桃李不生花”全詩
豬兒狗兒都死盡,養得貓兒患赤瘕。
分類:
《李后主童謠》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李后主童謠》是一首唐代的童謠,作者佚名。下面是這首童謠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索得娘來忘卻家,
后園桃李不生花。
豬兒狗兒都死盡,
養得貓兒患赤瘕。
詩意:
這首童謠描繪了一個家庭的困境和不幸。詩中提到的"索得娘"是一個形容詞短語,意味著失去母親的家庭。敘述者說,失去母親后,家庭變得冷清和不幸。后園里的桃李樹不再開花,這象征著家庭的衰敗和缺乏生機。同時,豬兒和狗兒都死了,而養著的貓兒卻患上了赤瘕(一種疾病)。這些描寫表達了家庭的不幸和痛苦,給人一種悲涼的感覺。
賞析:
這首童謠以簡潔的語言和明確的形象描繪了一個家庭的悲劇和困境。通過描寫桃李不生花、豬狗死亡和貓兒生病等情節,詩人刻畫出了一個生活在惡劣環境中的家庭形象。這種描寫方式直接而真實,讓讀者能夠感受到家庭的苦難和孤獨。
童謠作為一種民間文學形式,通常在兒童間傳唱,但這首童謠卻帶有一種深沉的哀傷。它通過簡短的語句和形象的描寫,傳遞了一種對生活的失望和對命運的無奈。盡管是以兒童的口吻來表達,但其中蘊含的情感和主題卻觸動著讀者的內心。
這首童謠展示了詩人的藝術手法和對生活的獨特觀察。雖然作者佚名,但這首童謠通過簡潔而深刻的描寫,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共鳴。它讓我們思考生活中的困境和不幸,并反思人們在困境中的堅韌和適應能力。
總之,這首唐代童謠《李后主童謠》以簡潔而直接的方式描繪了一個家庭的悲劇和困境。通過桃李不生花、豬狗死亡和貓兒生病等情節的描寫,詩人傳遞了對生活的失望和對命運的無奈。這首童謠通過深沉的情感和真實的描寫,引發了讀者的思考和共鳴。
“后園桃李不生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ǐ hòu zhǔ tóng yáo
李后主童謠
suǒ dé niáng lái wàng què jiā, hòu yuán táo lǐ bù shēng huā.
索得娘來忘卻家,后園桃李不生花。
zhū ér gǒu ér dōu sǐ jǐn, yǎng dé māo ér huàn chì jiǎ.
豬兒狗兒都死盡,養得貓兒患赤瘕。
“后園桃李不生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