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情味有誰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番情味有誰知”全詩
分明認得春來處。
風輕雨細更愁人,高唐何在空朝暮。
離恨相尋,酒狂無素。
柳條又折年時數。
一番情味有誰知,斷魂還送征帆去。
分類: 踏莎行
作者簡介(李之儀)

李之儀(1038~1117)北宋詞人。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漢族,滄州無棣(慶云縣)人。哲宗元祐初為樞密院編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從蘇軾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監內香藥庫,御史石豫參劾他曾為蘇軾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職。徽宗崇寧初提舉河東常平。后因得罪權貴蔡京,除名編管太平州(今安徽當涂),后遇赦復官,晚年卜居當涂。著有《姑溪詞》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題跋》二卷。
《踏莎行》李之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踏莎行》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李之儀。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綠色覆蓋東山,寒意回歸西渡。
明顯辨認出春天的到來之處。
輕風細雨更加悲傷,高唐何處,只有空荒的朝和暮。
離別的痛苦相互尋覓,酒的狂熱無法平復。
柳條再次折斷,年歲匆匆逝去。
真切的情感有誰能理解,離魂還要追隨征帆遠去。
詩意:
《踏莎行》以描繪離別之苦為主題。詩人以綠色覆蓋東山和寒意回歸西渡來表達春天的到來,但這種春天帶來了更多的憂傷。風輕雨細,更加加重了人們的愁緒。高唐,指的是李白的故鄉,此處用以象征無法回歸的過去。詩人表達了離別的痛苦和酒的狂熱無法平復內心的傷痛。柳條折斷象征著光陰的流逝,歲月匆匆。詩人感慨真切的情感無人能懂,離別的痛苦只能隨著征帆遠去。
賞析:
《踏莎行》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離別之苦,情感真摯而深沉。通過對春天、風雨和柳條的描寫,詩人傳達了內心的痛苦和無奈。詩中的高唐一詞使整首詩增添了一種無法回歸的悲涼意味,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內心深處的追求和失落。整首詩意境優美而凄涼,給讀者帶來深思和共鳴。它表達了人們在離別中的痛苦以及無法挽回的歲月流逝的無奈感,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和情感的深度思考。
“一番情味有誰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 suō xíng
踏莎行
lǜ biàn dōng shān, hán guī xī dù.
綠遍東山,寒歸西渡。
fēn míng rèn de chūn lái chù.
分明認得春來處。
fēng qīng yǔ xì gèng chóu rén, gāo táng hé zài kōng zhāo mù.
風輕雨細更愁人,高唐何在空朝暮。
lí hèn xiāng xún, jiǔ kuáng wú sù.
離恨相尋,酒狂無素。
liǔ tiáo yòu zhé nián shí shù.
柳條又折年時數。
yī fān qíng wèi yǒu shéi zhī, duàn hún hái sòng zhēng fān qù.
一番情味有誰知,斷魂還送征帆去。
“一番情味有誰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