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人幾度迎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誤人幾度迎門”全詩
點滴梨花雨。
青翼欺人多謾語。
消息知他真否。
獸爐鴛被重熏。
故將燈火挑昏。
最恨細風搖幕,誤人幾度迎門。
分類: 清平樂
作者簡介(晁端禮)

晁端禮(1046~1113) 北宋詞人。名一作元禮。字次膺。開德府清豐縣(今屬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濟州任城(今山東濟寧),遂為任城人。一說徙家彭門(今江蘇徐州)。晁補之稱他為十二叔,常與唱和。神宗熙寧六年(1073)舉進士,歷單州城武主簿、瀛州防御推官,知州平恩縣,官滿授泰寧軍節度推官,遷知大名府莘縣事。因得罪上司,廢徙達30年之久。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舉薦,應詔來到京城。適逢宮禁中蓮荷初生,他進《并蒂芙蓉》詞,大得徽宗稱賞。于是以承事郎為大晟府協律。黃稱他"與萬俟雅言(詠)齊名,按月律進詞"(《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七)。未及供職即病逝。
《清平樂》晁端禮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平樂》是一首宋代晁端禮創作的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朦朧的月光在午夜中。點點滴滴的梨花雨。那些嫉妒別人的人,總是說著許多謊言。我不知道消息,是否真實。獸爐中的鴛鴦錦被被重重熏煙困擾。為了使燈火昏暗,我故意調低了燈光。最讓我痛恨的是微風搖動窗簾,幾次錯把迎賓之人當作他。
詩意:
《清平樂》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景象,充滿了朦朧和幽靜的氛圍。詩人通過描繪月色、梨花雨和動人的細節,表達了他內心的矛盾和苦悶。他談到了那些嫉妒他人并說謊的人,暗示了社會中虛偽和欺詐的存在。在這樣的環境下,詩人感到困擾和迷惑,無法辨別真相。他提到了獸爐中的鴛鴦錦被,象征著美好事物被熏煙蒙蔽,無法展現出真實的光彩。最后,詩人強調了微風搖動窗簾的影響,暗示了細微之處可能對人的判斷產生重大的誤導。
賞析:
《清平樂》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宋代社會的一些現象,展現了晁端禮對現實的思考和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隱喻,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社會現象的觸動。整首詩以清幽、朦朧的氛圍為特色,給人以靜謐、迷離的感覺。詩人通過對景物的細致描繪,將自己的情感與外部環境相融合,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他內心的矛盾和迷茫。同時,詩中對社會現象的暗示也引發了人們對虛偽和欺詐的深思。整首詩通過對細節的把握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晁端禮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思想情感的表達。
“誤人幾度迎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píng lè
清平樂
méng lóng yuè wǔ.
朦朧月午。
diǎn dī lí huā yǔ.
點滴梨花雨。
qīng yì qī rén duō mán yǔ.
青翼欺人多謾語。
xiāo xī zhī tā zhēn fǒu.
消息知他真否。
shòu lú yuān bèi zhòng xūn.
獸爐鴛被重熏。
gù jiāng dēng huǒ tiāo hūn.
故將燈火挑昏。
zuì hèn xì fēng yáo mù, wù rén jǐ dù yíng mén.
最恨細風搖幕,誤人幾度迎門。
“誤人幾度迎門”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