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花開誰作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畢竟花開誰作主”全詩
杜鵑聲苦不堪聞。
卻解啼教春小住。
風雨。
空山招得海棠魂。
一似蜀宮當日女。
無數。
猩猩血染赭羅巾。
畢竟花開誰作主。
記取。
大都花屬惜花人。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定風波(杜鵑花)》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定風波(杜鵑花)》是辛棄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百紫千紅過了春。
杜鵑聲苦不堪聞。
卻解啼教春小住。
風雨。
空山招得海棠魂。
一似蜀宮當日女。
無數。
猩猩血染赭羅巾。
畢竟花開誰作主。
記取。
大都花屬惜花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杜鵑花為主題,描繪了花開花謝的景象以及花的命運。詩人通過花的形象,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生命短暫的思考。
首句“百紫千紅過了春”描述了春天萬紫千紅的繁華景象已經逝去,暗示著時光的流轉和花的凋謝。接著,“杜鵑聲苦不堪聞”,詩人借杜鵑鳥的哀婉聲音,表達了對逝去春光的無奈和傷感。
然而,詩人又用“卻解啼教春小住。風雨。”表達了對春天短暫美好的留戀,希望能夠讓春天停留下來,但風雨的到來卻使得春天的美景瞬間消散。
接下來的兩句“空山招得海棠魂。一似蜀宮當日女。”表現了空山中杜鵑花的孤獨和凄涼,將杜鵑花與蜀宮的女子相比,突顯了花的脆弱與命運的無奈。
“無數。猩猩血染赭羅巾。”這兩句描繪了杜鵑花的鮮艷和嬌媚,將花的顏色與猩猩的血液相比,呈現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最后兩句“畢竟花開誰作主。記取。大都花屬惜花人。”則是詩人對花開花謝的思考和感慨。詩人問道,花朵最終開放是由誰主宰的?并呼吁人們要珍惜花朵的美麗和生命的短暫。
整首詩詞以杜鵑花為象征,通過描繪花的凋謝、花鳥的聲音和花的色彩,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短暫的感慨。詩人通過花的形象,引發人們對生命、美好和珍惜的思考,呼喚人們要珍惜眼前的美好,對待生命要有敬畏之心。
“畢竟花開誰作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ìng fēng bō dù juān huā
定風波(杜鵑花)
bǎi zǐ qiān hóng guò le chūn.
百紫千紅過了春。
dù juān shēng kǔ bù kān wén.
杜鵑聲苦不堪聞。
què jiě tí jiào chūn xiǎo zhù.
卻解啼教春小住。
fēng yǔ.
風雨。
kōng shān zhāo dé hǎi táng hún.
空山招得海棠魂。
yī sì shǔ gōng dāng rì nǚ.
一似蜀宮當日女。
wú shù.
無數。
xīng xīng xuè rǎn zhě luó jīn.
猩猩血染赭羅巾。
bì jìng huā kāi shuí zuò zhǔ.
畢竟花開誰作主。
jì qǔ.
記取。
dà dū huā shǔ xī huā rén.
大都花屬惜花人。
“畢竟花開誰作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