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誦自為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禪誦自為群”全詩
城郭遙相望,唯應見白云。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山中寄諸弟妹》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中寄諸弟妹
山中多法侶,禪誦自為群。
城郭遙相望,唯應見白云。
中文譯文:
在山中,有許多修行者,默默地禪誦著,形成了一個團體。
城市和城郭相互遙望著,唯有看見一片白云。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王維在山中寄給自己的弟弟妹妹的信息。詩人描述了山中的修行者們自發組成的團體,他們一起默默地禪修,形成了一種默契和聯系。與此同時,城市和山中相望,但唯有一片白云可以見證這一幽靜的修行之地。通過描繪山中的禪修氛圍,詩人表達了禪修者追求內心寧靜、超越塵世的美好愿望。
賞析:
王維是中國唐代著名的詩人和山水畫家,他以山水田園為主題的詩作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山中禪修者的景象,通過寄托特定的寄情和家世之意,悄悄地表達了對親人的依戀和思念之情。詩中的“山中多法侶”表明在那片山中,有許多正在修行的人,他們在修煉自己的心性,與山中的大自然相融合。這一描寫暗示了詩人渴望通過修煉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超越塵世的愿望。詩中的“城郭遙相望,唯應見白云”揭示了修行者的身份,他們選擇了山中,而非塵世的城市,以追求超脫和自我提升。白云則被視為神圣和美好的象征,代表他們在禪修過程中心靈的凈化和升華。通過這首詩,王維為讀者展現了一幅寧靜而美好的修行圖景,詩人借此表達了對家人的思念和對禪修的向往,使讀者感受到山中修行者的精神世界。
“禪誦自為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zhōng jì zhū dì mèi
山中寄諸弟妹
shān zhōng duō fǎ lǚ, chán sòng zì wèi qún.
山中多法侶,禪誦自為群。
chéng guō yáo xiāng wàng, wéi yīng jiàn bái yún.
城郭遙相望,唯應見白云。
“禪誦自為群”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