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要酬平昔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慷慨要酬平昔志”全詩
自古離家三日情。
慷慨要酬平昔志,猖狂休起少年心。
蘭閨寂寂空回首,松蓋亭亭認去程。
展轉清宵成不寐,巫山有夢幾時成。
分類: 瑞鷓鴣
作者簡介(趙希蓬)
趙希逢(生卒年不詳)一作希蓬,宋宗室,太祖四子秦王德芳八世孫,太祖九世孫(《宋史·宗室世系表》八) 。與華岳詩詞酬唱往來,有《華趙二先生南征錄 》今不傳。詞見《詩淵》第二十五冊。 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為汀州司理參軍(明嘉靖《汀州府志》卷一一)。開禧初華岳因上書請誅韓侂胄、蘇師旦編管建寧時,希逢與華交往甚密,差不多盡和華《翠微南征錄》中詩。《南征錄》中亦有《賀趙法曹》《答趙法曹》等詩,當即其人。原詩題注中介紹其生平為字可久(一作可父),“以詞賦明經屢首監曹,初尉贛之石城,……次任建安法曹。明年復為南省鎖試第一,又明年發兵上邊”。
《瑞鷓鴣》趙希蓬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瑞鷓鴣》
長亭無路對孤斟。
自古離家三日情。
慷慨要酬平昔志,
猖狂休起少年心。
蘭閨寂寂空回首,
松蓋亭亭認去程。
展轉清宵成不寐,
巫山有夢幾時成。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離鄉別井的少年心情。作者身處長亭之中,感嘆著自己與家人的離別之情。他滿懷慷慨,希望能夠實現過去的夢想,不愿意虛度年華。然而,他回首看去,卻只能看到空蕩蕩的家園,只能認識到自己離開了家鄉。在這漫長的夜晚里,他翻來覆去,難以入眠,疑惑著未來的巫山夢境何時能實現。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渴望。詩中使用了一些意象和象征手法,如長亭、蘭閨、松蓋、巫山等,通過描繪這些景象來凸顯主題。整首詩抒發了少年對理想的追求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未來的希望和對人生追求的熱忱。通過情感的表達和意象的運用,賦予了這首詩以深厚的詩意,給讀者留下了濃厚的情感共鳴。
“慷慨要酬平昔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uì zhè gū
瑞鷓鴣
cháng tíng wú lù duì gū zhēn.
長亭無路對孤斟。
zì gǔ lí jiā sān rì qíng.
自古離家三日情。
kāng kǎi yào chóu píng xī zhì, chāng kuáng xiū qǐ shào nián xīn.
慷慨要酬平昔志,猖狂休起少年心。
lán guī jì jì kōng huí shǒu, sōng gài tíng tíng rèn qù chéng.
蘭閨寂寂空回首,松蓋亭亭認去程。
zhǎn zhuǎn qīng xiāo chéng bù mèi, wū shān yǒu mèng jǐ shí chéng.
展轉清宵成不寐,巫山有夢幾時成。
“慷慨要酬平昔志”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