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梧桐雕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門外梧桐雕砌”全詩
聽孤雁、聲嘹唳。
一聲聲送一聲悲,云淡碧天如水。
披衣告語:“雁兒略住,聽我些兒事。
塔兒南畔城兒里,第三個、橋兒外,瀕河西岸小紅樓,門外梧桐雕砌。
請教且與,低聲飛過,那里有、人人無寐。
”
御街行·霜風漸緊寒侵被注釋
①嘹唳(lì):指高聲鳴叫。②瀕:靠近。
③雕砌:雕花的臺階。
④人人:那個人,指所愛之人。
御街行·霜風漸緊寒侵被賞析
這首托雁言情之作,表現客居異鄉的游子對親人的思念。內容在詩詞中屢見不鮮,但表現手法卻新穎,細膩,很能感人。
詞意大致是這樣的:一個離別親人客居異鄉的游子在深秋寒碾轉難眠。夜深人靜,只有客舍外呼嘯的寒風越來越緊,空然夜空中傳來孤雁響亮而凄厲的嗚叫,一聲聲哀鳴,牽動游子的情懷,想起遠方的親人。
他急忙披衣而起,對南飛的孤雁千叮嚀萬囑咐,想把滿腹的愁緒告訴雁兒,讓它轉告遠在城里橋外河邊小樓里的那個她。全詞通篇表達了一個“相思”之情,但卻沒用一個“相思”之類的字眼,只是通過對雁兒的告語,娓娓敘述她的住所,便使人感到了深切的情意撲面而來,極富有藝術的魅力。
上片先借秋夜景物渲染孤芳寂寞的感受。一句“霜風漸緊寒侵被”使人備生寒意,備感孤苦。而一聲聲孤雁的哀鳴又烘托游子的孤獨凄芳的情懷。“一聲聲送一聲悲”,用一聲聲孤雁的悲鳴傳達出一個悲痛的傾訴,一聲聲鳴叫牽動著主人公沉重凄苦的心情。
“云淡碧天如水,披衣起”形象地表現出他的急切的心情。“告雁略住,聽我些兒事。”語氣之柔軟和緩,神態之懇切誠摯,觸目可見。托雁傳情,本絕無可能,而如此設詞,異想天開,卻將游子深婉細膩的心理活動,表現得入木三分。
下片全是游子對雁所說的話。其實質而言之,僅有一句話,即是說:你飛過我親人的居所,請千萬不要高聲鳴叫,以免驚動也是無眠的她。此處全用口語,雖無一字直敘人物,卻真切地表達了他內心的思念,十分生動傳神。這里,“他”——游子不厭其煩,絮絮叨叨地向大雁詳細描述親人居住的具體住所,“城里”“橋外”“河西”“小樓”“門外”等分別用“塔兒南畔”,“第三個”“瀕河西岸”“梧桐雕砌”等詞清清楚楚,詳詳細細地描述出來。看似絮叨,實是殷勤。不僅表現出對大雁的真切希望,又生動表達了對親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這首詞題材極其普通,但特點鮮明。語言文字明白淺顯,質樸無華,卻生動形象,韻味雋永。可稱是“凡情無奇而自佳,景不麗而自妙者”。(陸時維《詩境總論》)。這首詞口語化也極其鮮明,特別是那一長句“塔兒”直至“雕砌”,“以長句作具體詳細的描寫,小說散文之意,且開金元曲子風氣”(俞平伯《唐條詞選釋》)。真是一首健康優美,生動活潑,美輪美奐的民間小調。
“門外梧桐雕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jiē xíng
御街行
shuāng fēng jiàn jǐn hán qīn bèi.
霜風漸緊寒侵被。
tīng gū yàn shēng liáo lì.
聽孤雁、聲嘹唳。
yī shēng shēng sòng yī shēng bēi, yún dàn bì tiān rú shuǐ.
一聲聲送一聲悲,云淡碧天如水。
pī yī gào yǔ:" yàn ér lüè zhù, tīng wǒ xiē ér shì.
披衣告語:“雁兒略住,聽我些兒事。
tǎ ér nán pàn chéng ér lǐ, dì sān ge qiáo ér wài, bīn hé xī àn xiǎo hóng lóu, mén wài wú tóng diāo qì.
塔兒南畔城兒里,第三個、橋兒外,瀕河西岸小紅樓,門外梧桐雕砌。
qǐng jiào qiě yǔ, dī shēng fēi guò, nà lǐ yǒu rén rén wú mèi.
請教且與,低聲飛過,那里有、人人無寐。
"
”
“門外梧桐雕砌”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