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鶯報越鄉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鄱陽鶯報越鄉春”全詩
誰憐此別悲歡異,萬里青山送逐臣。
分類: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將赴南巴,至馀干別李十二》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將赴南巴,至馀干別李十二》是唐代詩人劉長卿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將離別李十二的場景和內心的情感。
詩中的情景是在江上,春天的花兒盛開,問候禮儀的人們在江上等候,鄱陽的鶯鳥傳來了越鄉的春天的消息。這里用花和鳥來描繪春天的景象,表達了生機勃勃的景象。
詩人感慨地說,誰能理解他們離別的悲歡情感,萬里的青山將作為他們離別后的送別者。
整首詩以離別為主題,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人們的行動來表達詩人內心的情感。離別是人世間常有的情感體驗,而且是一種矛盾的情感,既有悲傷的離別之感,又有相互鼓勵、送別的情感。
詩中的離別不僅反映了詩人與李十二的個人情感,也折射出當時風云變幻、江山易主的歷史背景。詩人將自己比作臣子,青山則代表著國家,暗示了政治背景下詩人所處的困惑和迷茫。
整首詩采用了抒情的手法,花和鳥兒的描寫營造出春天的氛圍,表達了離別的情感。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人們的行動來傳達詩人的情感,展現了唐代抒情詩的特色。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給人以深思和感慨。它通過景物描寫和情感交織,展現了唐代抒情詩的風采,體現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微妙的情感紐帶。
“鄱陽鶯報越鄉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fù nán bā, zhì yú gàn bié lǐ shí èr
將赴南巴,至馀干別李十二
jiāng shàng huā cuī wèn lǐ rén, pó yáng yīng bào yuè xiāng chūn.
江上花催問禮人,鄱陽鶯報越鄉春。
shuí lián cǐ bié bēi huān yì, wàn lǐ qīng shān sòng zhú chén.
誰憐此別悲歡異,萬里青山送逐臣。
“鄱陽鶯報越鄉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