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秦皇發冢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待秦皇發冢來”全詩
龍泉一淬名因得,不待秦皇發冢來。
分類:
《次韻蒲左丞游虎丘十首》朱長文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蒲左丞游虎丘十首》是唐代朱長文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萬丈澄潭挾兩崖,
削成奇壁自天開。
龍泉一淬名因得,
不待秦皇發冢來。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虎丘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這座山峰的贊美之情。詩中以奇特的地貌和自然景觀來形容虎丘,強調了其壯麗和獨特之處。同時,通過對歷史人物的提及,詩人表達了虎丘的名氣和歷史價值,以及它不需要依賴任何后來者的贊揚和宣傳。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展示了虎丘的壯麗景色和歷史淵源。首兩句描述了虎丘山勢險峻,澄潭在兩崖之間,壁立千仞,形成了一個壯觀的景象。接著,詩人稱虎丘為"削成奇壁自天開",形容了它的獨特和美麗。
下兩句提到了虎丘的名氣來源于龍泉,也就是虎丘附近的一處泉水。這泉水被用來淬劍,使劍具有特殊的品質和名聲。詩人通過這個比喻,將虎丘的名氣和歷史淵源聯系在一起,強調了它的獨特性和歷史價值。
最后兩句表達了虎丘不需要依賴后來者的贊美和宣傳。"不待秦皇發冢來"暗示了虎丘早在秦朝時期就已經有了名聲,不需要依賴秦皇帝的贊揚和宣傳來證明自己的價值。整首詩詞通過對虎丘景色和歷史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虎丘的贊美之情,以及對其獨特性和歷史價值的認可。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形象的語言描繪了虎丘的壯麗景色和歷史淵源,表達了作者對其的贊美之情。同時,詩詞中蘊含了對獨特性和歷史價值的思考,顯示了作者對傳統文化和歷史的重視。
“不待秦皇發冢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pú zuǒ chéng yóu hǔ qiū shí shǒu
次韻蒲左丞游虎丘十首
wàn zhàng chéng tán xié liǎng yá, xuē chéng qí bì zì tiān kāi.
萬丈澄潭挾兩崖,削成奇壁自天開。
lóng quán yī cuì míng yīn dé, bù dài qín huáng fā zhǒng lái.
龍泉一淬名因得,不待秦皇發冢來。
“不待秦皇發冢來”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