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服雖殊氣味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冠服雖殊氣味同”全詩
后五百年無繼者,桃花含笑夕陽中。
分類:
《湖居雜興八首》白珽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湖居雜興八首》是宋代文學家白珽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湖居雜興八首
三賢猶得仰高風,
冠服雖殊氣味同。
后五百年無繼者,
桃花含笑夕陽中。
譯文:
三位賢者依然仰望高風,
盡管他們的冠服不同,但氣質相似。
五百年之后,再無繼承者,
桃花在夕陽中含笑。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湖居之地,以及在這個地方追求高尚風雅的人物。詩中提到了三位賢者,他們不僅仰望著高遠的風景,而且擁有相似的氣質和品味。然而,作者在最后兩句中提到,五百年之后再也沒有出現像他們這樣的繼承者,只有桃花在夕陽下綻放,似乎是對逝去時光和美好事物的緬懷。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優雅和高尚品質的追求。通過提到三位賢者,作者強調了他們對高尚風雅的共同追求,盡管他們的外貌和身份可能不同。這種追求在當時被視為一種美德,因為它體現了紳士的風度和品格。
然而,作者在最后兩句中表達了一絲凄涼之感。他說五百年之后再也沒有出現像這些賢者一樣的人物,可能是對時光流轉和價值觀變遷的感慨。桃花含笑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寂寞而美麗的景象,暗示著過去的輝煌已經逝去,留下的只是孤獨的追憶。
整首詩意境清新,語言簡練,通過對湖居之地和三位賢者的描繪,以及對逝去時光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這首詩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示了宋代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情感表達方式。
“冠服雖殊氣味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jū zá xìng bā shǒu
湖居雜興八首
sān xián yóu dé yǎng gāo fēng, guān fú suī shū qì wèi tóng.
三賢猶得仰高風,冠服雖殊氣味同。
hòu wǔ bǎi nián wú jì zhě, táo huā hán xiào xī yáng zhōng.
后五百年無繼者,桃花含笑夕陽中。
“冠服雖殊氣味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