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禪一覺到天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禪一覺到天明”全詩
東禪一覺到天明,偏愛風從涼處發。
分類:
《偈二十七首》釋守凈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二十七首》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釋守凈。這首詩詞描繪了文殊普賢(佛教菩薩)講道和臨濟德山(中國佛教禪宗宗派之一)的僧人行持禪杖和喝斥的場景。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禪宗的理解和向往。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文殊普賢談理事,
臨濟德山行棒喝。
東禪一覺到天明,
偏愛風從涼處發。
詩詞的意境主要包括兩個部分。
首先,文殊普賢在談論佛法的理事(即教義和修行的事務)。文殊普賢是佛教中負責智慧和智慧行事的菩薩,他的談論代表了佛法的智慧和教導。這表明作者對佛法的關注和追求。
其次,詩中描繪了臨濟德山的僧人行持禪杖和喝斥的情景。臨濟德山是中國佛教禪宗的一個宗派,強調直接體驗佛性。行持禪杖和喝斥是禪宗中常見的修行方式,通過嚴厲的喝斥和行棒來喚醒修行者的覺悟。這表明作者對禪宗修行的向往和敬仰。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禪宗修行的特點和態度。作者偏愛風從涼處發,意味著他喜歡從清涼的地方感受風吹拂的感覺。這可以理解為作者追求禪宗修行所帶來的內心的寧靜和清涼感覺。東禪一覺到天明,表示作者在禪修中體驗到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境界,一夜之間心境得到了覺醒和升華。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佛法和禪宗修行的向往,以及對禪宗修行所帶來的內心清涼和覺醒的渴望。通過描繪文殊普賢談論佛法和臨濟德山僧人的修行場景,詩詞傳遞了一種追求智慧與覺醒的宗教情懷。
“東禪一覺到天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èr shí qī shǒu
偈二十七首
wén shū pǔ xián tán lǐ shì, lín jì dé shān xíng bàng hè.
文殊普賢談理事,臨濟德山行棒喝。
dōng chán yī jiào dào tiān míng, piān ài fēng cóng liáng chù fā.
東禪一覺到天明,偏愛風從涼處發。
“東禪一覺到天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