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君著腳須教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勸君著腳須教穩”全詩
勸君著腳須教穩,多少旁人冷眼看。
分類:
作者簡介(曹豳)
曹豳(bīn)(1170-1249)字西士,號東畝,一作東猷,溫州瑞安(今屬浙江 )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安吉州教授,調重慶府司法參軍,改知建昌。紹定六年(1233 ),擢秘書丞 ,兼倉部郎官。端平元年(1234 ),除浙西提舉常平,移浙東提點刑獄。嘉熙初,召為左司諫。與王萬、郭磊卿、徐清叟俱負直聲,時號“嘉熙四諫”。嘉熙三年(1239),知福州,以禮部侍郎召,為臺臣所沮,遂守寶章閣待制致仕。淳祐九年卒,年八十,謚文恭 。劉克莊為撰神道碑(《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四),《宋史》附《曹叔遠傳》。《全宋詞》輯其詞二首。
《上竿詩》曹豳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竿詩》是宋代詩人曹豳的作品。這首詩描寫了一個人再次被鑼聲送上竿,作者以此比喻人生的艱辛與挑戰。下面是詩的中文譯文:
又被鑼聲送上竿,
者番難似舊時難。
勸君著腳須教穩,
多少旁人冷眼看。
這首詩通過描繪登高過程中的艱辛,抒發了作者對人生困境的思考和感慨。詩中的“鑼聲送上竿”意味著作者再次面臨一項艱難的任務或挑戰,與之前的困難相比,這次的困難更加嚴峻。
詩的第二句“者番難似舊時難”表達了作者對當前困境的感嘆。雖然前面的困難已經很難,但與現在的困境相比,它們似乎變得微不足道。這種比較使得現在的困境顯得更加艱巨和艱難。
接下來的兩句“勸君著腳須教穩,多少旁人冷眼看”是作者對自己和讀者的勸告。作者告誡自己和讀者,在面對困境時要保持穩定的心態和堅定的步伐。同時,作者也意識到困境中旁人的冷眼旁觀,暗示了困難和挑戰時常常會有人對我們的困境漠不關心或嘲笑。
整首詩通過描寫登高過程中的困難,以及作者對此的思考,表達了人生中面對挑戰時的艱辛和需要堅持的品質。同時,詩中對旁人的冷眼態度也提醒人們,在困難面前要有堅定的信念和意志力。
“勸君著腳須教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gān shī
上竿詩
yòu bèi luó shēng sòng shàng gān, zhě fān nán shì jiù shí nán.
又被鑼聲送上竿,者番難似舊時難。
quàn jūn zhe jiǎo xū jiào wěn, duō shǎo páng rén lěng yǎn kàn.
勸君著腳須教穩,多少旁人冷眼看。
“勸君著腳須教穩”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