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應隨例作埃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也應隨例作埃塵”全詩
若使當時成大夏,也應隨例作埃塵。
分類:
《古柏》方惟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古柏》是宋代詩人方惟深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四邊高大的喬木已經盡管長出了新的嫩芽,但它們所見證的吳宮春景已經多次變遷。如果那時候的吳宮成為偉大的夏朝,那么它也應該像其他王朝一樣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
詩意:
這首詩詞以古柏樹為象征,表達了人事如夢、興衰無常的主題。喬木盡兒孫,指的是古柏樹代代相傳,生生不息,而吳宮則代表了昔日的輝煌。詩人通過描繪古柏和吳宮的變遷,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歷史更迭的思考。他認為,就算吳宮成為了偉大的夏朝,最終它也會像其他王朝一樣湮滅,成為塵埃。
賞析:
《古柏》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人事無常的哲理。通過對古柏和吳宮的對比,詩人展示了歷史的無情和時間的流轉。古柏樹作為象征,代表了生命的延續和堅韌不拔的品質,而吳宮則象征了人類的輝煌和權力的興衰。詩人用"曾見吳宮幾度春"一句,展現了吳宮昔日的繁華景象,但接著用"若使當時成大夏"表達了對輝煌的夏朝最終也會走向衰落的看法。最后一句"也應隨例作埃塵"則意味著即使吳宮成為夏朝,最終也會像其他王朝一樣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描寫,傳達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和歷史更迭的思考。它讓人們對人生和歷史的無常有所思考,提醒人們珍惜當下,并對權力和輝煌有所警醒。同時,詩人也借由古柏樹的形象,賦予了生命力和堅韌不拔精神的象征意義,表達了對生命的敬畏和追求永恒的愿望。
“也應隨例作埃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bǎi
古柏
sì biān qiáo mù jǐn ér sūn, céng jiàn wú gōng jǐ dù chūn.
四邊喬木盡兒孫,曾見吳宮幾度春。
ruò shǐ dāng shí chéng dà xià, yě yīng suí lì zuò āi chén.
若使當時成大夏,也應隨例作埃塵。
“也應隨例作埃塵”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