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興悲秋俱有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興悲秋俱有賦”全詩
秋興悲秋俱有賦,安仁宋玉是前生。
分類:
作者簡介(姚寬)
姚寬,字令威,號西溪。會稽嵊縣(今浙江省嵊縣)人,宋宣和3年隨父遷居諸暨,其子姚侃、姚僅為諸暨市浬浦鎮陶姚村姚氏遷入祖。宋代杰出的史學家、科學家,著名詞人。
《下章安杜瀆七首》姚寬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下章安杜瀆七首》是姚寬所作的一首詩詞,作者生活在宋代。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風林葉脫減秋聲,
山擁秋光到眼明。
秋興悲秋俱有賦,
安仁宋玉是前生。
譯文:
秋風吹過林中,樹葉紛紛脫落,減少了秋天的聲音。
山巒環繞,秋光明亮地映入眼簾。
秋天的情緒激發悲傷,秋景與悲傷都有了各自的表達,
安仁、宋玉都是前世的存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情感。首先,詩人描述了秋天的樹葉紛紛脫落,減少了秋天的聲音,意味著秋天已經進入了深秋,大自然逐漸進入了靜寂的狀態。接著,詩人提到山巒環繞,秋光明亮地映入眼簾,給人一種秋高氣爽、景色宜人的感覺。
然而,在這秋景的背后,詩人表達了一種悲傷的情緒。他說秋興悲秋俱有賦,意味著秋天的景色激發了他的悲傷情感,并且他相信悲傷與秋天是有關聯的。這表達了詩人對秋天的感慨和思考,將自然景色與人的情感相結合。
最后兩句中提到的安仁和宋玉是指古代的文人。安仁指的是南北朝時期的文學家安仁孫,宋玉指的是戰國時期的文學家宋玉。詩人認為這些人物是他前世的存在,暗示了他對文學和情感的深厚追求。
整首詩以秋天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情感,表達了詩人對秋天的感慨以及對文學與情感的思考。它既展示了秋天美麗的景色,又融入了悲傷的情感,使詩詞更具深度和內涵。
“秋興悲秋俱有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zhāng ān dù dú qī shǒu
下章安杜瀆七首
fēng lín yè tuō jiǎn qiū shēng, shān yōng qiū guāng dào yǎn míng.
風林葉脫減秋聲,山擁秋光到眼明。
qiū xìng bēi qiū jù yǒu fù, ān rén sòng yù shì qián shēng.
秋興悲秋俱有賦,安仁宋玉是前生。
“秋興悲秋俱有賦”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