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朝汩沒塵埃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終朝汩沒塵埃里”全詩
終朝汩沒塵埃里,對此身心覺頓清。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是宋代文學家吳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晚上危亭待月生,
云頭俄涌一輪明。
終朝汩沒塵埃里,
對此身心覺頓清。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登上碧云亭,迎接月亮的情景。晚上,當亭子上的月亮升起時,突然從云層中沖出一輪明亮的月光。整天沉浸在塵埃中的身心,在這一刻覺得清明而安寧。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夜晚登亭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在自然景觀中找到內心寧靜與洞察力的主題。下面是對詩詞的賞析:
首句“晚上危亭待月生”,以夜晚的危亭為背景,暗示了一種孤獨和不安的氛圍。等待月亮的升起,象征著對美好事物的期待。
第二句“云頭俄涌一輪明”,以意象生動地描繪了月亮從云層中突現的場景。這一景象突然而來,給人以驚喜和震撼,也表達了作者對于美好事物的珍視。
第三句“終朝汩沒塵埃里”,通過對整天的生活狀態的描繪,暗示了人們在塵世紛擾中被煩憂和煩惱所籠罩。這一句把作者的身心狀態與前兩句形成鮮明的對比,凸顯了作者在夜晚的亭臺上感到的寧靜與清明。
最后一句“對此身心覺頓清”,表達了作者在這一刻對自然景觀的感悟。在這短暫的瞬間,作者的內心得到了平靜和啟示,使他的身心都變得清明起來。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在瞬間的領悟中找到內心的寧靜和清明。它引導讀者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在喧囂和浮躁的塵世中如何尋找內心的凈土。
“終朝汩沒塵埃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u dēng bì yún tíng gǎn huái sān shí shǒu
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
wǎn shàng wēi tíng dài yuè shēng, yún tóu é yǒng yī lún míng.
晚上危亭待月生,云頭俄涌一輪明。
zhōng cháo gǔ mò chén āi lǐ, duì cǐ shēn xīn jué dùn qīng.
終朝汩沒塵埃里,對此身心覺頓清。
“終朝汩沒塵埃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