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浪吞舟脫巨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駭浪吞舟脫巨鱗”全詩
結繩為網也難任。
綸乍放,餌初沈。
淺釣纖鱗味更深。
分類:
作者簡介(趙構)

宋高宗趙構(1107年6月21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開國皇帝,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欽宗趙桓異母弟,母顯仁皇后韋氏。趙構生于大觀元年五月乙巳日(1107年6月12日),同年賜名趙構,封蜀國公,歷任定武軍節度使、檢校太尉等職,不久晉封康王,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擄徽、欽二帝北去后,被宋欽宗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的趙構在南京應天府即位,改元建炎,重建宋朝,史稱“南宋”。
《漁父詞/漁父》趙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漁父詞/漁父》是宋代趙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駭浪吞舟脫巨鱗。
結繩為網也難任。
綸乍放,餌初沈。
淺釣纖鱗味更深。
詩意:
這首詩以漁父的經歷為主題,通過描述漁父在海上捕魚的情景,抒發了對漁父勇敢、機智和堅韌不拔的敬佩之情。詩中通過描繪海浪洶涌、巨魚咆哮的場景,強調了漁父在危險環境中的勇氣和決心。同時,詩人也表達了漁父的技藝和智慧,他用纖細的釣線和餌料,卻能釣到更加珍貴的魚。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而形象的語言,描繪了漁父在海上捕魚的情景,通過對大自然的描繪和對漁父的贊美,展示了漁父堅韌不拔、智慧勇敢的品質。
首句"駭浪吞舟脫巨鱗"通過形容海浪洶涌,強調了海上捕魚的危險性。"結繩為網也難任"表達了漁父在艱難環境下所面臨的困難,展示了他們堅韌不拔的精神。"綸乍放,餌初沈"形象地描繪了漁父的技藝和經驗,他們在魚兒咬鉤之前要靈活地控制釣線和餌料的深淺。最后一句"淺釣纖鱗味更深"則反襯出漁父的智慧,他們通過細膩的技巧和經驗,能夠捕捉到更加珍貴的魚。
整首詩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示了漁父在艱難環境下的勇敢和堅韌,以及他們在捕魚技藝上的高超和智慧,同時也暗示了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并以漁父的形象鼓勵人們在困境中保持樂觀和堅持不懈的態度。
“駭浪吞舟脫巨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fù cí yú fù
漁父詞/漁父
hài làng tūn zhōu tuō jù lín.
駭浪吞舟脫巨鱗。
jié shéng wèi wǎng yě nán rèn.
結繩為網也難任。
lún zhà fàng, ěr chū shěn.
綸乍放,餌初沈。
qiǎn diào xiān lín wèi gēng shēn.
淺釣纖鱗味更深。
“駭浪吞舟脫巨鱗”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