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我管事何時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癡我管事何時了”全詩
癡我管事何時了,我本無心出岫云。
分類:
作者簡介(蔡戡)
蔡戡(1141—1182),南宋官吏。字定夫,福建仙游人,蔡襄五世孫,蔡伸嫡孫。始居武進,初以蔭補溧陽尉,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進士,累官寶謨閣直學士。七年,召試館職授秘書省正字。八年,知江陰軍。歷廣東、京西轉運刮宮,廣東、湖南提刑。淳熙十年(1183)由湖廣總領徙建康府總領,尋徙淮西總領。光宗紹熙元年(1190)為浙東提刑,召除中書門下檢正諸房公事。五年,兼知臨安府,再任湖廣總領。寧宗慶元二年(1196)知隆興府。嘉泰元年(1201)知靜江府兼廣西經略安撫使。勤政愛民,贏得清聲。生性灑脫,不肯與權奸為伍。韓侂胄掌權后,便告老還鄉。才華出眾,著作甚豐。
《送葛謙問》蔡戡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葛謙問》是宋代蔡戡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有酒盈尊客滿門,
陳卿百謫不須聞。
癡我管事何時了,
我本無心出岫云。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離情別緒的情感。詩人表達了自己酒滿杯盈、門庭熱鬧的場景,但他卻對陳卿的百般苦難無法置身事外。他自責自己一直被瑣事所困擾,沒有心思脫身,追求高遠的境界。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比的手法,將詩人自己的現實困境與陳卿的百般磨難相對照,展現了一種無奈和自責之情。詩中的"酒盈尊"和"客滿門"表明詩人身處繁忙的環境中,家宴喜慶,但他卻不能忘記陳卿的遭遇。"陳卿百謫不須聞"表示陳卿已經遭遇了許多不幸和辛酸,詩人不愿將這些消息告訴他,以免再次傷害他的心靈。
詩的后兩句"癡我管事何時了,我本無心出岫云"表達了詩人對自己一直被瑣事所困擾的懊悔。他意識到自己應該超脫塵俗,追求內心的寧靜和高遠,但卻一直無法做到。"出岫云"指的是逃離塵世繁華,追求高遠境界,但詩人承認自己一直都沒有真正做到,仍然被瑣事所困擾。
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無奈和自責之情,展示了他對高遠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情感的紛擾和困擾。
“癡我管事何時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gé qiān wèn
送葛謙問
yǒu jiǔ yíng zūn kè mǎn mén, chén qīng bǎi zhé bù xū wén.
有酒盈尊客滿門,陳卿百謫不須聞。
chī wǒ guǎn shì hé shí le, wǒ běn wú xīn chū xiù yún.
癡我管事何時了,我本無心出岫云。
“癡我管事何時了”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二蕭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