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留冬夏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巖留冬夏霜”全詩
游子悲路長。
二旬倐已湛。
三千眇未央。
草雜今古色。
巖留冬夏霜。
寄懷中山舊。
舉酒莫相忘。
分類:
作者簡介(孔稚珪)
孔稚珪(447~501)南朝齊駢文家。一作孔珪,字德璋,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劉宋時,曾任尚書殿中郎。齊武帝永明年間,任御史中丞。齊明帝建武初年,上書建議北征。東昏侯永元元年(499),遷太子詹事。死后追贈金紫光祿大夫。
《旦發青林詩》孔稚珪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旦發青林詩》是南北朝時期孔稚珪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孤征越清江。
游子悲路長。
二旬倐已湛。
三千眇未央。
草雜今古色。
巖留冬夏霜。
寄懷中山舊。
舉酒莫相忘。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孤獨的旅行者穿過清江,他為自己漫長的旅途感到悲傷。已經過去了二十天,時間過得很快,但是旅途依然遙遠。草木雜生,古今交錯,山巖上依然殘留著冬天和夏天的霜。詩人將思念寄托在中山的舊時光上,舉起酒杯,讓我們不要相互遺忘。
賞析:
《旦發青林詩》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孤獨旅行者的心情和對故鄉的思念。詩中通過描繪清江、長路和草木等景物,生動地表現了旅途的艱辛和漫長。時間的流逝以及草木的更迭,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變遷。詩人通過中山的懷舊情感,表達了對故鄉的眷戀之情,并以舉杯共飲的方式,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情誼和不忘初心的重要性。
這首詩雖然篇幅不長,但通過簡練的語言和意境的營造,表達了孤獨旅行者內心的憂傷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它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敏銳觀察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給人以共鳴和啟示。
“巖留冬夏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n fā qīng lín shī
旦發青林詩
gū zhēng yuè qīng jiāng.
孤征越清江。
yóu zǐ bēi lù cháng.
游子悲路長。
èr xún shū yǐ zhàn.
二旬倐已湛。
sān qiān miǎo wèi yāng.
三千眇未央。
cǎo zá jīn gǔ sè.
草雜今古色。
yán liú dōng xià shuāng.
巖留冬夏霜。
jì huái zhōng shān jiù.
寄懷中山舊。
jǔ jiǔ mò xiāng wàng.
舉酒莫相忘。
“巖留冬夏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