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險天貌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石險天貌分”全詩
林交日容缺。
陰澗落春榮。
寒巖留夏雪。
分類:
作者簡介(孔稚珪)
孔稚珪(447~501)南朝齊駢文家。一作孔珪,字德璋,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劉宋時,曾任尚書殿中郎。齊武帝永明年間,任御史中丞。齊明帝建武初年,上書建議北征。東昏侯永元元年(499),遷太子詹事。死后追贈金紫光祿大夫。
《游太平山詩》孔稚珪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太平山詩》是南北朝時期孔稚珪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石險天貌分。
林交日容缺。
陰澗落春榮。
寒巖留夏雪。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游歷太平山的景色和氛圍。詩人通過描寫山勢險峻、天空開闊、林木交錯、陽光斑駁、幽谷中春天的繁榮和寒冷巖石上殘留的夏天的雪,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變幻多樣的景觀。
賞析:
《游太平山詩》以短小的四句詩抒發了詩人對太平山景色的感受,通過簡潔而精確的描寫,將山脈的險峻和壯美展現得淋漓盡致。首句“石險天貌分”以四個字勾勒出山勢的險峻,給人以山高峻、天空遼闊的感覺。第二句“林交日容缺”描繪了陽光透過林木的縫隙灑在地面上,形成斑駁的光影,使人感受到陽光與樹木交織出的美麗景象。第三句“陰澗落春榮”描繪了幽谷中春天繁榮的景象,詩人通過運用反襯手法,將幽谷的春天與外界的嚴寒形成鮮明對比,增強了春天的生機和活力。最后一句“寒巖留夏雪”表達了在寒冷的巖石上殘留的夏天的雪,給人以時間錯亂的感覺,也展現了大自然中的奇妙景觀。
整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太平山的壯麗景色,通過對山脈、林木、光影和季節的描寫,展示了自然界的多樣和變化。詩人通過對山景的描繪,使讀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宏偉和美麗,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自然界的敬畏和贊美之情。這首詩詞以其簡約而意境深遠的表達方式,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石險天貌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tài píng shān shī
游太平山詩
shí xiǎn tiān mào fēn.
石險天貌分。
lín jiāo rì róng quē.
林交日容缺。
yīn jiàn luò chūn róng.
陰澗落春榮。
hán yán liú xià xuě.
寒巖留夏雪。
“石險天貌分”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