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江化為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過江化為枳”全詩
情性本非殊,風土不相似。
分類:
作者簡介(徐禎卿)

徐禎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國,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鎮,后遷居吳縣。明代文學家,被人稱為“吳中詩冠”,是吳中四才子(亦稱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揚州樹樹花”之絕句而為人稱譽。
《江南樂八首代內作》徐禎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江南樂八首代內作》是明代徐禎卿創作的作品。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橘生江上洲,
Over the river, an orange tree thrives,
過江化為枳。
Its fruits transform into trifoliate oranges.
情性本非殊,
Though emotions and natures differ,
風土不相似。
The local customs and climates are dissimilar.
這首詩詞以江南地區的景物為背景,以橘樹為形象,表達了作者對不同地域之間差異的思考和感慨。詩的開篇描繪了橘樹在江上洲上生長茂盛的景象,隨后描述了這些橘子在過江之后變為枳實,突顯了不同環境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接下來的兩句“情性本非殊,風土不相似”,則表達了作者對人與人之間情感和性格的差異,以及不同地域之間的文化和環境差異的思考。作者認為情感和性格在本質上是相同的,而人們之間的差異主要是由于所處的環境和地域的不同所導致的。
整首詩詞簡潔明了,通過對橘樹和人的比較,表達了作者對差異和多樣性的思考。詩中的橘樹象征著人類,通過描述橘樹在不同環境中的變化,折射出人們在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差異和多樣性。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傳遞了作者對人性和地域差異的思考,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過江化為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nán lè bā shǒu dài nèi zuò
江南樂八首代內作
jú shēng jiāng shàng zhōu, guò jiāng huà wéi zhǐ.
橘生江上洲,過江化為枳。
qíng xìng běn fēi shū, fēng tǔ bù xiāng sì.
情性本非殊,風土不相似。
“過江化為枳”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