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萬花中著得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問萬花中著得無”全詩
終身只友竹君子,雅志絕羞松大夫。
白玉都拚雕作蕊,黃金不惜捻為須。
亦知世有春風伴,問萬花中著得無。
分類:
作者簡介(張道洽)
張道洽(1202~1268)字澤民,號實齋,衢州開化(今屬浙江)人。理宗端平二年(1235)進士。曾從真德秀學。歷廣州司理參軍,景定間為池州僉判,改襄陽府推官。五年卒,年六十四。生平作詠梅詩三百余首。
《梅花》張道洽 翻譯、賞析和詩意
《梅花》是一首宋代詩詞,由張道洽所作。下面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凍花無多樹更孤,
一溪霜月照清癯。
終身只友竹君子,
雅志絕羞松大夫。
白玉都拚雕作蕊,
黃金不惜捻為須。
亦知世有春風伴,
問萬花中著得無。
詩意:
這首詩詞以梅花為主題,表達了梅花在寒冷冬季中的堅韌和獨立精神。詩人通過描繪梅花獨自開放在寒冷的季節里,將其與孤獨和高潔的人格相聯系。詩人借梅花謳歌了竹子和松樹這兩種有高尚品質的植物,并以它們為自己的理想和志向。詩人還通過描述梅花的美麗,表達了對藝術追求的執著和毫不妥協的態度。
賞析:
《梅花》通過對梅花的描繪,展示了梅花在嚴寒中的堅強生命力和獨立自主的品質。詩中的“凍花無多樹更孤”表達了梅花在寒冷的環境下綻放的孤獨和堅韌,而“一溪霜月照清癯”則描繪了梅花在明月的照耀下的婀娜姿態。
詩中的“終身只友竹君子,雅志絕羞松大夫”表達了詩人對竹子和松樹的推崇和向往。竹子被稱為“君子”,象征高潔和正直的品質,而松樹則被稱為“大夫”,象征威嚴和高尚的品質。詩人以竹子和松樹為自己的理想和志向,表達了對高尚人格追求的堅持。
詩的最后兩句“白玉都拚雕作蕊,黃金不惜捻為須。亦知世有春風伴,問萬花中著得無。”表達了詩人對藝術追求的執著。詩人用寶貴的材料雕刻梅花的花蕊,再現了梅花的美麗。這里的“白玉”和“黃金”都是珍貴的材料,詩人不惜代價來表現梅花的卓越之美。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世間美好事物的追求,他知道世界上還有其他美麗的花朵,但他問自己是否有比梅花更好的選擇。
整首詩詞通過對梅花的描繪和對美的追求,表達了詩人追求高尚品質和獨立精神的理想。它贊美了梅花的堅強和美麗,并反映了詩人對自我追求和選擇的思考。
“問萬花中著得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éi huā
梅花
dòng huā wú duō shù gèng gū, yī xī shuāng yuè zhào qīng qú.
凍花無多樹更孤,一溪霜月照清癯。
zhōng shēn zhǐ yǒu zhú jūn zǐ, yǎ zhì jué xiū sōng dài fū.
終身只友竹君子,雅志絕羞松大夫。
bái yù dōu pàn diāo zuò ruǐ, huáng jīn bù xī niǎn wèi xū.
白玉都拚雕作蕊,黃金不惜捻為須。
yì zhī shì yǒu chūn fēng bàn, wèn wàn huā zhōng zhe dé wú.
亦知世有春風伴,問萬花中著得無。
“問萬花中著得無”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