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腳踏翻塵世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兩腳踏翻塵世路”全詩
飯籃向曉迎殘月,歌板臨風唱晚秋。
兩腳踏翻塵世路,一肩擔盡古今愁。
如今不受嗟來食,村犬何須吠不休。
分類:
《絕命詩》通州詩丐 翻譯、賞析和詩意
《絕命詩》是一首清代的詩詞,作者是通州詩丐。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賦性生來本野流,
手提竹杖過通州。
飯籃向曉迎殘月,
歌板臨風唱晚秋。
兩腳踏翻塵世路,
一肩擔盡古今愁。
如今不受嗟來食,
村犬何須吠不休。
這首詩詞表達了一個野流詩人的心境和生活態度。詩人自稱是天性使然的野流,他手提著竹杖穿過通州的街道。清晨,他的飯籃對著殘月迎接黎明的到來,晚秋的風中,他舉起歌板吟唱。他的雙腳踏過塵世的道路,肩負著過去和現在的痛苦和憂愁。然而,如今他不再接受社會上的憐憫和救濟,他認為自己就像村中的狗一樣,不需要無休止地受到責備和批評。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詩人的形象和表達他的內心感受,展現了一種獨立自由、不拘泥于世俗的生活態度。詩人以野流的身份自嘲,認為自己是與眾不同的存在,擁有與眾不同的命運和境遇。他以竹杖為伴,漫步于通州的大街小巷,與自然、世界和自己的內心對話。他在清晨迎接殘月,唱響晚秋的歌聲,展現了他對自然美的敏感和對生活的熱愛。
詩中的"兩腳踏翻塵世路,一肩擔盡古今愁"表達了詩人承擔歷史和現實的痛苦和困擾。他的雙腳踏過塵世的路途,肩負著前人和當下的憂愁,體現了他對人類命運和社會現實的思考和關注。
最后兩句"如今不受嗟來食,村犬何須吠不休"表達了詩人的自嘲和對社會現實的反思。他宣稱自己不再需要社會的憐憫和援助,認為自己沒有必要像村中的狗一樣受到無休止的責備和批評。這表明詩人堅持自己的獨立和自由,不愿被社會的眼光和評價束縛。
整首詩詞以簡練明快的語言展現了通州詩丐的獨特視角和生活態度,同時也抒發了對自然、人生和社會的思考和感悟。
“兩腳踏翻塵世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ué mìng shī
絕命詩
fù xìng shēng lái běn yě liú, shǒu tí zhú zhàng guò tōng zhōu.
賦性生來本野流,手提竹杖過通州。
fàn lán xiàng xiǎo yíng cán yuè, gē bǎn lín fēng chàng wǎn qiū.
飯籃向曉迎殘月,歌板臨風唱晚秋。
liǎng jiǎo tà fān chén shì lù, yī jiān dān jǐn gǔ jīn chóu.
兩腳踏翻塵世路,一肩擔盡古今愁。
rú jīn bù shòu jiē lái shí, cūn quǎn hé xū fèi bù xiū.
如今不受嗟來食,村犬何須吠不休。
“兩腳踏翻塵世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