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戴叔倫
春帆江上雨,曉鏡鬢邊霜。
啼鳥云山靜,落花溪水香。
家人亦念我,與汝黯相忘。
作者簡介(戴叔倫)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雨》戴叔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雨》是一首描述戴叔倫在雨夜中孤寂的情感的詩。詩中通過描寫雨夜的愁心和孤獨的夜晚,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無奈。
詩中的“歷歷愁心亂,迢迢獨夜長”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煩惱,并通過夜晚的長久來強調了這種孤獨感的深切。
接著,詩人用春帆江上雨和曉鏡鬢邊霜來比喻自己的心情,在雨夜中的哀愁更加加深。
在第三和第四句中,“啼鳥云山靜,落花溪水香”,刻畫了大自然的寧靜和美好,與詩人內心的痛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最后兩句“家人亦念我,與汝黯相忘”,表達了詩人深情的思念和對親友的牽掛,同時也表達了與遠方的親人相隔遙遠的思念之情。
這首詩通過對雨夜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痛苦,展現了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逝波逐水的生活的無奈之感。
中文譯文如下:
歷歷愁心亂,迢迢獨夜長。
春帆江上雨,曉鏡鬢邊霜。
啼鳥云山靜,落花溪水香。
家人亦念我,與汝黯相忘。
賞析:這首詩整體氣氛較為凄涼,以寫雨夜的愁苦為主線,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寂寞和無奈。通過描寫春帆江上雨和曉鏡鬢邊霜,詩人將自己的心情寄托在自然景物中,更加強化了詩中的哀愁和孤獨感。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家人的思念和對遠方親人的牽掛,也反映出了作者對逝波逐水的生活的無奈之感。整首詩既描寫了自然的寧靜美好,又抒發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痛苦,給人一種深沉而凄涼的感覺。
《雨》戴叔倫 拼音讀音參考
yǔ
雨
lì lì chóu xīn luàn, tiáo tiáo dú yè zhǎng.
歷歷愁心亂,迢迢獨夜長。
chūn fān jiāng shàng yǔ, xiǎo jìng bìn biān shuāng.
春帆江上雨,曉鏡鬢邊霜。
tí niǎo yún shān jìng, luò huā xī shuǐ xiāng.
啼鳥云山靜,落花溪水香。
jiā rén yì niàn wǒ, yǔ rǔ àn xiāng wàng.
家人亦念我,與汝黯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