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道林寺》 戴叔倫
佳山路不遠,俗侶到常稀。
及此煙霞暮,相看復欲歸。
及此煙霞暮,相看復欲歸。
分類:
作者簡介(戴叔倫)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游道林寺》戴叔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道林寺》是唐代詩人戴叔倫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在游覽道林寺的過程中,感嘆道林寺的美景令人難以忘懷,望著夕陽下的云霧,心生歸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佳山路不遠,俗侶到常稀。
及此煙霞暮,相看復欲歸。
詩詞以道林寺為背景,詩人提到佳山,意指此地山水秀麗。詩人以“俗侶”形容自己,強調自己平凡普通,罕有人與之為伴。詩人觀賞了古剎道林寺的美景,當夕陽西下,云霧繚繞時,他和伴侶相互觀望,感嘆緣份的珍貴和美景的宜人。雖然舍不得離去,但內心又隱隱期盼著回家。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出詩人在寺廟中游覽的情景,并通過描寫景色和內心的對話,表達了旅途中的思鄉之情。詩詞意境幽雅,通過山水景色的描繪,展現出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歸宿的思考。整體氛圍清新淡雅,情感真摯自然,給人以思考和感慨的空間。
《游道林寺》戴叔倫 拼音讀音參考
yóu dào lín sì
游道林寺
jiā shān lù bù yuǎn, sú lǚ dào cháng xī.
佳山路不遠,俗侶到常稀。
jí cǐ yān xiá mù, xiāng kàn fù yù guī.
及此煙霞暮,相看復欲歸。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游道林寺》專題為您介紹游道林寺古詩,游道林寺戴叔倫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