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古別離》 孟郊

    欲別牽郎衣,郞今到何處?
    不恨歸來遲,莫向臨邛去。
    分類: 女子送別情郎

    作者簡介(孟郊)

    孟郊頭像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

    古別離翻譯及注釋

    翻譯
    臨近分別的時候牽著止夫的衣服問道:這次你到哪兒去?
    我不會責怪你回來遲了,你千萬不要到臨邛那里去。

    注釋
    古別離:新樂府歌曲名。
    臨邛:唐代郡縣名,蜀中商業重鎮,今四川邛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臨邛的富豪卓王孫之女卓文君新寡,司馬相如以琴心挑之,因私奔相如。故古代詩文多以臨邛為花花世界。

    古別離鑒賞

      詩的開頭“欲別”二字,緊扣題中“別離”,同時也為以下人物的言行點明背景。“牽郎衣”的主語自然是詩中的女主人公,她之所以要“牽郎衣”,主要是為了使“欲別”將行的丈夫能暫停片刻,聽一聽她訴說自己的心里話;另外,從這急切、嬌憨的動作中,也流露出女主人公對丈夫的依戀親密之情。

      女主人公一邊牽著郎衣,一邊嬌憨地問:“郎今到何處”?在一般情況下,千言萬語都該在臨行之前說過了,至少也不會等到“欲別”之際才問“到何處”,這似乎不合常規。但是,聯系第四句來看,便可知道使她忐忑不安的并不是不知“到何處”的問題,而是擔心他去 “臨邛”,那才是她真正急于要說而又一直難于啟齒的話。“郎今到何處”,問得多余,卻又問得巧妙。

      第三句宕開一筆,轉到歸期,按照常情,該是盼郎早歸,然而她卻偏說“不恨”。這個“不恨”,聯系到第四句中詩人引用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典故,便可知她是怕男主人公去覓新歡。可見“不恨歸來遲”,隱含著女子痛苦的真情,“不恨”,不是反語,也不是矯情,而是真情,是愿以兩地相思的痛苦贏得彼此永遠相愛的真情,她先如此真誠地讓一步,獻上一顆深情誠摯的心,最后再道出那難以啟齒的希望和請求 “莫向臨邛去”。其用心之良苦,可謂“詩從肺腑出,出則愁肺腑”(蘇軾《讀孟東野詩》)。

      詩的前三句拐彎抹角,都是為了引出第四句,第四句才是“謎底”,才是全詩的出發點和歸宿,只有抓住它才能真正地領會前三句,咀嚼出全詩的情韻。

      詩人用這種回環婉曲、欲進先退、搖曳生情的筆觸,熟練而又細膩地刻畫出女主人公在希求美滿愛情生活的同時又隱含著憂慮不安的心理,并從這個矛盾之中顯示了她的堅貞誠摯、隱忍克制的品格。全詩言簡意豐,雋永深厚,耐人尋味。

    《古別離》孟郊 拼音讀音參考

    gǔ bié lí
    古別離

    yù bié qiān láng yī, láng jīn dào hé chǔ?
    欲別牽郎衣,郞今到何處?
    bù hèn guī lái chí, mò xiàng lín qióng qù.
    不恨歸來遲,莫向臨邛去。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古別離》專題為您介紹古別離古詩,古別離孟郊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