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巫山》 張喬
愁連遠水波濤夜,夢斷空山雨雹時。
邊海故園荒后賣,入關玄發夜來衰。
東歸未必勝羈旅,況是東歸未有期。
作者簡介(張喬)
《望巫山》張喬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望巫山》是唐代詩人張喬創作的一首詩。詩中描繪了作者對故園的思念和對歸鄉之路的渴望。
溪疊云深轉谷遲,暝投孤店草蟲悲。
愁連遠水波濤夜,夢斷空山雨雹時。
邊海故園荒后賣,入關玄發夜來衰。
東歸未必勝羈旅,況是東歸未有期。
中文譯文:
山溪疊疊云深轉谷遲,
夜晚投宿于孤寂的店鋪,聽著草地上的蟲鳴惋惜。
憂思似連著遠處的水波和濤聲,黑夜中猶如空山上的雨雹聲,
鄉間故園隨著廢墟中的賤賣而荒蕪,進京時的頭發已變得如同夜色中凋零。
東歸的路程未有明確歸期,何況是東歸卻未能成功擺脫游離困境的人。
這首詩揭示了詩人的鄉愁和渴望回到故鄉的情感。詩中以巫山作為象征,通過描繪自然景觀來表達作者對鄉村的思念之情。溪水流淌繞過山丘,云彩濃厚繚繞在山谷之間,形成了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但是詩人卻身處孤寂荒漠的店鋪,聽著蟲鳴聲,感嘆草地上的蟲子所追求的簡單生活愈發顯得珍貴。詩人的愁思似乎連著遠處水波和濤聲,黑夜中仿佛傳來空山上的雨雹聲,象征著他對鄉村的深情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雖然詩人懷揣東歸的憧憬,但他感嘆歸鄉之路未有定期,也暗示了他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和困惑。
整首詩以寥寥幾句,通過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展示了詩人對鄉愁和東歸的思考。讓讀者領略到了唐詩中常見的鄉愁情懷和對故園的深情厚意。
《望巫山》張喬 拼音讀音參考
wàng wū shān
望巫山
xī dié yún shēn zhuǎn gǔ chí, míng tóu gū diàn cǎo chóng bēi.
溪疊云深轉谷遲,暝投孤店草蟲悲。
chóu lián yuǎn shuǐ bō tāo yè,
愁連遠水波濤夜,
mèng duàn kōng shān yǔ báo shí.
夢斷空山雨雹時。
biān hǎi gù yuán huāng hòu mài, rù guān xuán fā yè lái shuāi.
邊海故園荒后賣,入關玄發夜來衰。
dōng guī wèi bì shèng jī lǚ, kuàng shì dōng guī wèi yǒu qī.
東歸未必勝羈旅,況是東歸未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