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蔡伸
征裘淚痕浥遍,眸子怯酸風。
天際孤帆難駐,柳外香軿望斷,云雨各西東。
回首重城遠,樓觀暮煙中。
黯銷魂,思陳事,已成空。
東郊勝賞,歸路騎馬踏殘紅。
月下一樽芳酒,憑闌幾曲清歌,別后少人同。
為問桃花臉,一笑為誰容。
作者簡介(蔡伸)
蔡伸(1088—1156)字伸道,號友古居士,莆田(今屬福建)人,蔡襄孫。政和五年(1115)進士。宣和年間,出知濰州北海縣、通判徐州。趙構以康王開大元帥幕府,伸間道謁軍門,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檜當國,以趙鼎黨被罷,主管臺州崇道觀。紹興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為浙東安撫司參謀官,提舉崇道觀。紹興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傳。伸少有文名,擅書法,得祖襄筆意。工詞,與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屬,屢有酬贈。有《友古居士詞》一卷。 存詞175首。
《水調歌頭》蔡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調歌頭》是宋代蔡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相逢非草草,分袂太匆匆。
我們的相遇并非匆忙而草率,而離別卻太倉促匆忙。
征裘淚痕浥遍,眸子怯酸風。
離別時,我的征裘上灑滿了淚痕,我的眼神害怕刺骨的寒風。
天際孤帆難駐,柳外香軿望斷,云雨各西東。
天空中孤獨的帆難以停留,柳樹外的芳草期盼中斷,云雨東西分散。
回首重城遠,樓觀暮煙中。
回頭看,故鄉的城池遙遠,樓閣在夕陽下消失在煙霧中。
黯銷魂,思陳事,已成空。
心靈黯然銷魂,思念往事,已成空虛。
東郊勝賞,歸路騎馬踏殘紅。
在東郊欣賞美景,回程騎馬踩過殘紅。
月下一樽芳酒,憑闌幾曲清歌,別后少人同。
在月光下,品嘗著美酒,靠在欄桿上唱起幾曲清歌,離別之后很少有人相伴。
為問桃花臉,一笑為誰容。
問一問那桃花般嬌艷的面容,她的笑容為誰而展現。
這首詩詞以離別為主題,描繪了相逢和分別的情景。詩人在離別時感嘆相遇的不易和別離的匆忙,表達了對離別的痛苦和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景物描寫,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來烘托出內心的情感。詩詞以流暢優美的語言表達了對故鄉和過去的思念,以及面對離別時的孤獨與無奈。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凄美,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表達,使人產生共鳴,體味到離別的痛楚和思念之情。
《水調歌頭》蔡伸 拼音讀音參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水調歌頭
xiāng féng fēi cǎo cǎo, fēn mèi tài cōng cōng.
相逢非草草,分袂太匆匆。
zhēng qiú lèi hén yì biàn, móu zǐ qiè suān fēng.
征裘淚痕浥遍,眸子怯酸風。
tiān jì gū fān nán zhù, liǔ wài xiāng píng wàng duàn, yún yǔ gè xī dōng.
天際孤帆難駐,柳外香軿望斷,云雨各西東。
huí shǒu zhòng chéng yuǎn, lóu guān mù yān zhōng.
回首重城遠,樓觀暮煙中。
àn xiāo hún, sī chén shì, yǐ chéng kōng.
黯銷魂,思陳事,已成空。
dōng jiāo shèng shǎng, guī lù qí mǎ tà cán hóng.
東郊勝賞,歸路騎馬踏殘紅。
yuè xià yī zūn fāng jiǔ, píng lán jǐ qū qīng gē, bié hòu shǎo rén tóng.
月下一樽芳酒,憑闌幾曲清歌,別后少人同。
wèi wèn táo huā liǎn, yī xiào wèi shuí róng.
為問桃花臉,一笑為誰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