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蔡伸
廉纖小雨未成泥。
籬邊開盡野薔薇。
會少離多終有恨,暫來還去益堪悲。
后期重約采蓮時。
作者簡介(蔡伸)
蔡伸(1088—1156)字伸道,號友古居士,莆田(今屬福建)人,蔡襄孫。政和五年(1115)進士。宣和年間,出知濰州北海縣、通判徐州。趙構以康王開大元帥幕府,伸間道謁軍門,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檜當國,以趙鼎黨被罷,主管臺州崇道觀。紹興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為浙東安撫司參謀官,提舉崇道觀。紹興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傳。伸少有文名,擅書法,得祖襄筆意。工詞,與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屬,屢有酬贈。有《友古居士詞》一卷。 存詞175首。
《浣溪沙》蔡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浣溪沙》
朝代:宋代
作者:蔡伸
紫燕雙雙掠水飛。
廉纖小雨未成泥。
籬邊開盡野薔薇。
會少離多終有恨,
暫來還去益堪悲。
后期重約采蓮時。
中文譯文:
紫燕成雙掠過水面飛。
細雨紛紛未能濕泥。
籬笆邊上開滿野薔薇。
相聚少,分離多,終會有遺憾,
暫時來了又離去,令人更加悲傷。
日后再次約定,一起采蓮的時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動人的自然景色,通過細膩的描繪和深情的抒發,表達了作者對人生離別和時光流轉的深切感受。
首句中的紫燕雙雙掠水飛,形象地描述了燕子在水面上飛翔的場景,展現了生機勃勃的景象。接著,作者提及廉纖小雨未成泥,形容了輕細的雨水還沒有將泥土濕透,暗示著此時仍處于初春時節。
第三句籬邊開盡野薔薇,描繪了籬笆旁邊盛開的野薔薇花,給人帶來了一絲浪漫和溫馨的感覺,增添了詩意的層次。
接下來的兩句會少離多終有恨,暫來還去益堪悲,表達了作者對離別和時光流轉的感嘆和遺憾。人世間的相聚往往短暫而離別卻很多,這種離別帶來的遺憾和悲傷使人感慨萬分。
最后一句后期重約采蓮時,展示了作者對未來的期待和希望,采蓮被視為一種浪漫的活動,這里象征著再次相聚的美好時光,表達了作者對未來重逢的渴望。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線索,通過描繪細膩的自然景物和表達人情感受,展現了離別和時光流轉的主題,表達了對過往時光的留戀和對未來的期待,使讀者在欣賞詩詞之余也能感受到人生的無常和情感的復雜。
《浣溪沙》蔡伸 拼音讀音參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zǐ yàn shuāng shuāng lüè shuǐ fēi.
紫燕雙雙掠水飛。
lián xiān xiǎo yǔ wèi chéng ní.
廉纖小雨未成泥。
lí biān kāi jǐn yě qiáng wēi.
籬邊開盡野薔薇。
huì shǎo lí duō zhōng yǒu hèn, zàn lái huán qù yì kān bēi.
會少離多終有恨,暫來還去益堪悲。
hòu qī zhòng yuē cǎi lián shí.
后期重約采蓮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