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蔡伸
樓高清夜永,倚闌干。
玉人不見坐長嘆。
簫聲遠,明月滿空山。
遐想綠云鬟。
青冥風露冷,獨乘鸞。
別時容易見時難。
憑孤枕,聊復夢嬋娟。
作者簡介(蔡伸)
蔡伸(1088—1156)字伸道,號友古居士,莆田(今屬福建)人,蔡襄孫。政和五年(1115)進士。宣和年間,出知濰州北海縣、通判徐州。趙構以康王開大元帥幕府,伸間道謁軍門,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檜當國,以趙鼎黨被罷,主管臺州崇道觀。紹興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為浙東安撫司參謀官,提舉崇道觀。紹興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傳。伸少有文名,擅書法,得祖襄筆意。工詞,與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屬,屢有酬贈。有《友古居士詞》一卷。 存詞175首。
《小重山》蔡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小重山》
作者:蔡伸
朝代:宋代
淡淡秋容煙水寒。
樓高清夜永,倚闌干。
玉人不見坐長嘆。
簫聲遠,明月滿空山。
遐想綠云鬟。
青冥風露冷,獨乘鸞。
別時容易見時難。
憑孤枕,聊復夢嬋娟。
中文譯文:
秋天的景色淡淡地展現,煙水寒冷。
高樓清晰地矗立在夜晚,我倚在欄桿上。
美麗的玉人不見了,我坐在這里長嘆。
簫聲從遠處傳來,明亮的月光照滿了空山。
我遙想著那綠色的云鬟。
寒風和露水使天空變得冷清,我獨自乘坐鸞車。
分別時容易,再次相見卻很難。
我憑借著孤枕,只能在夢中再次見到她的嬋娟容顏。
詩意和賞析:
《小重山》是宋代蔡伸的一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夜的景色和個人的情感表達,表現了詩人對離別和思念的感受。
詩的開頭以淡淡的秋天景色為背景,煙水寒冷的描寫給人一種幽靜的感覺。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自己站在高樓上,凝望夜晚的景色。他倚在欄桿上,遠離喧囂,靜靜地感受著這個清冷的夜晚。
在第三和第四句中,詩人表達了對與他分離的美麗玉人的思念之情。他感嘆著她的離去,心中充滿了痛苦和惆悵。
在接下來的兩句中,詩人用簫聲和明月來增強詩的意境。簫聲遠遠傳來,給人一種遙遠而悠遠的感覺,而明亮的月光照滿了整個空山,給人一種寧靜和寬廣之感。
接著,詩人開始回憶起美麗玉人的容貌,遙想著她那綠色的云鬟。這一描寫展現了詩人對她的眷戀之情。
在最后兩句中,詩人描述了離別的痛苦和再次相見的困難。分別時容易,再次相見卻很難。他只能依靠孤枕,希望在夢中能夠再次見到她的美麗容顏。
整首詩以淡雅的筆觸描繪了秋夜的景色和詩人內心的情感。通過對離別和思念的描寫,表達了人們在分別時的痛苦和對再次相聚的渴望。這首詩詞以婉約的風格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宋代詩人獨特的感情表達方式。
《小重山》蔡伸 拼音讀音參考
xiǎo chóng shān
小重山
dàn dàn qiū róng yān shuǐ hán.
淡淡秋容煙水寒。
lóu gāo qīng yè yǒng, yǐ lán gān.
樓高清夜永,倚闌干。
yù rén bú jiàn zuò cháng tàn.
玉人不見坐長嘆。
xiāo shēng yuǎn, míng yuè mǎn kōng shān.
簫聲遠,明月滿空山。
xiá xiǎng lǜ yún huán.
遐想綠云鬟。
qīng míng fēng lù lěng, dú chéng luán.
青冥風露冷,獨乘鸞。
bié shí róng yì jiàn shí nán.
別時容易見時難。
píng gū zhěn, liáo fù mèng chán juān.
憑孤枕,聊復夢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