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聽泉的詩詞(20首)

    1 《玉山聽泉》 宋·吳孔錡

    鳴泉出澗潔而瑩,盡日鏘鏘解佩聲。
    絕俗不須頻洗耳,試聽馀響自心清。

    2 《宿千歲庵聽泉》 宋·劉克莊

    因愛庵前一脈泉,襥衾來此借房眠。
    驟聞將謂溪當戶,久聽翻疑屋是船。
    變作怒聲猶壯偉,滴成細點更清圓。
    君看昔日蘭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

    3 聽泉》 唐·齊己

    落石幾萬仞,冷聲飄遠空。
    高秋初雨后,半夜亂山中。
    只有照壁月,更無吹葉風。
    幾曾廬岳聽,到曉與僧同。

    4 聽泉巖》 宋·黃非熊

    萬瀨澄空天地秋,清音不斷下悠悠。
    山前一片月留影,石上幾番僧白頭。
    未必素琴方理性,何須芳草始忘憂。
    堪嗤朝市區區者,祗聽笙歌醉則休。

    5 聽泉亭》 宋·釋鑒

    寒泉潄石齒,淅瀝鳴瑤琴。
    坐來毛骨清,分明太古音。

    6 聽泉閣》 明·陳鴻

    風露臨虛閣,應涵秋氣清。
    一山在水次,終日有泉聲。
    響迸僧鐘落,寒兼客枕生。
    中宵滿欄月,都作玉琴鳴。

    7 聽泉》 宋·王禹偁

    平生詩句多山水,謫宦誰知是勝游。
    南下閿鄉三百里,泉聲相送到商州。

    8 聽泉》 宋·鄭獬

    為愛飛泉灑雪涼,無緣移近曲欄旁。
    直須買斷清溪住,引取寒聲繞臥床。

    9 聽泉亭》 宋·王安石

    逗石穿云落澗隈,無風自到枕邊來。
    十年客底黃粱夢,一夜水聲卻喚回。

    10 《秋夕聽羅山人彈三峽流泉》 唐·岑參

    皤皤岷山老,抱琴鬢蒼然。
    衫袖拂玉徽,為彈三峽泉。
    此曲彈未半,高堂如空山。
    石林何颼飗,忽在窗戶間。

    11 《宿深上人院聽遠泉》 唐·李端

    泉聲宜遠聽,入夜對支公。
    斷續來方盡,潺湲咽又通。
    何年出石下,幾里在山中。
    君問窮源處,禪心與此同。

    12 《聽夜泉》 唐·張籍

    細泉深處落,夜久漸聞聲。
    獨起出門聽,欲尋當澗行。
    還疑隔林遠,復畏有風生。
    月下長來此,無人亦到明。

    13 《聽夜泉》 唐·劉得仁

    靜里層層石,潺湲到鶴林。
    流回出幾洞,源遠歷千岑。
    寒助空山月,清兼此夜心。
    幽人聽達曙,相和蘚床吟。

    14 《酬從叔聽夜泉見寄》 唐·項斯

    夢罷更開戶,寒泉聲隔云。
    共誰尋最遠,獨自坐偏聞。
    巖際和風滴,溪中泛月分。
    豈知當此夜,流念到江濆。

    15 《從蕭叔子聽彈琴,賦得三峽流泉歌》 唐·李冶

    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泉常自聞。
    玉琴彈出轉寥夐,直是當時夢里聽。
    三峽迢迢幾千里,一時流入幽閨里。

    16 《看泉聽風圖》 明·唐寅

    俯首流泉仰聽風,泉聲風韻合笙鏞。
    如何不把瑤琴寫,為是無人姓是鐘。

    17 《聽琴客周信民彈秋泉二首》 宋·吳潛

    雁湖龍井久知名,總入君家匣里清。
    客舍試彈三兩曲,恍疑飛沫濺塵纓。

    18 《聽琴客周信民彈秋泉二首》 宋·吳潛

    故里泉聲不可聞,攜琴相約鮑參軍。
    山瓢只系經行處,落葉這山好覓君。

    19 《聽磵泉琴次趙丞韻》 宋·楊公遠

    來謁磵泉琴,都忘利與名。
    初聞心地爽,飽聽耳根清。
    三峽流波勢,九皋鳴鶴聲。
    更期明月夜,共此暢幽情。

    20 《云泉庵聽僧吹笛》 明·王稚登

    吹笛破山翠,蕭蕭夜壑停。
    一聲杯上雨,萬感鬢前星。
    斷續音成梵,多羅曲是經。
    雖無楊柳落,凄怨不堪聽。

    * 關于聽泉的詩詞 描寫聽泉的詩詞 帶有聽泉的詩詞 包含聽泉的古詩詞(20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