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棚尋丈地,客至共開顏。堪笑杜陵老,坐思千萬間。
突兀山邊屋數間,每嫌斜照上闌干。當門只得添松蓋,未到秋來夜已寒。
炎炎暑氣若為當,旋買松枝庇草堂。一望翠陰何爽快,暫來吾室變清涼。直疑仙去冰壺里,豈是生居汾水陽。向晚薰風香入座,為君一再奏文王。
黯黯當窗云不驅,不教風日到琴書。只今老子風流地,何似茅山陶隱居。
插天修干已鱗皴,誰挽青枝架水濱。卻退炎威涼滿座,都緣清蔭布如云。
問訊蒼官舊,掀髯肯見臨。笑談驅酷暑,朝夕托清陰。便引夷風至,寧容盾日侵。北窗高臥處,靖節是知音。
先人手種一川松,為棟為杗似未中。只合茅齋聽驅使,為公六月喚秋風。欲和新詩且捻髯,岸巾百匝繞前檐。茅齋或恐清陰薄,更遣蒼官去一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