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洪筆的詩詞(156首)

    1 《寄獻北都留守裴令公》 唐·白居易

    天上中臺正,人間一品高。
    休明值堯舜,勛業過蕭曹。
    始擅文三捷,終兼武六韜。
    動人名赫赫,憂國意忉忉。

    2 《和主司王起(一作奉和主司王仆射答周侍郎賀放榜作)》 唐·盧肇

    嵩高降德為時生,洪筆三題造化名。
    鳳詔佇歸專北極,驪珠搜得盡東瀛。
    褒衣已換金章貴,禁掖曾隨玉樹榮。
    明日定知同相印,青衿新列柳間營。

    3 《奉和襲美初夏游楞伽精舍次韻》 唐·陸龜蒙

    吳都涵汀洲,碧液浸郡郭。
    微雨蕩春醉,上下一清廓。
    奇蹤欲探討,靈物先瘵瘼。
    飄然蘭葉舟,旋倚煙霞泊。

    4 《貽高讜》 唐·方干

    都緣相府有宗兄,卻恐妨君正路行。
    石上長松自森秀,雪中孤玉更凝明。
    西陵曉月中秋色,北固軍鼙半夜聲。
    幸有清才與洪筆,何愁高節不公卿。

    5 《送顧八分文學適洪吉州》 唐·杜甫

    中郎石經后,八分蓋憔悴。
    顧侯運爐錘,筆力破馀地。
    昔在開元中,韓蔡同赑屃。
    玄宗妙其書,是以數子至。

    6 《送路司諫侍從叔赴洪州》 唐·李端

    郄超本絕倫,得意在芳春。
    勛業耿家盛,風流荀氏均。
    聲名金作賦,白皙玉為身。
    斂笏辭天子,乘龜從丈人。

    7 《滿江紅(席間和洪舍人兼簡司馬漢章太監)》 宋·辛棄疾

    天與文章,看萬斛、龍文筆力。
    聞道是、一時曾賜,千金顏色。
    欲說又休新意思,強啼偷笑真消息。
    算人人、合與共乘鸞,鑾坡客。

    宋詞三百首宋詞精選梅花回憶感傷

    8 《滿江紅(小圃玉照堂賞梅,呈洪景廬內翰)》 宋·張鎡

    玉照梅開,三百樹、香云同色。
    光搖動、一川銀浪,九霄珂月。
    幸遇勛華時世好,歡娛況是張燈夕。
    更不邀、名勝賞東風,真堪惜。

    婉約寫景喜悅

    9 《念奴嬌(題臨湖閣·閣在東陽,向巨源所創,洪容齋作記,舊贅漕幕居其下)》 宋·王義山

    南昌奇觀,最東湖、好景重重疊疊。
    誰瞰湖光新佳閣,橫挹翠峰嶻辥。
    十里芙蓉,海神捧出,一鏡何明徹。
    鳶魚飛躍,活機觸處潑潑。

    10 《筆》 宋·丁謂

    霜距金犀利,煙毫枳棘铦。
    綠沉裁鏤管,翠羽飾雕奩。
    幾格朱黃雜,臺床竹素兼。
    古今資日用,錯綜盡洪纖。

    11 《沁園春·夸說洪都》 宋·吳泳

    夸說洪都,西滕王閣,北豫章臺。
    對雨簾半卷,江橫如舊,溝亭敧壓,梯上無媒。
    但有江山,更無豪杰,拔腳風塵外一杯。
    題千墨,須杜陵老手,太白天才。

    12 《次洪景伯韻》 宋·曾惇

    半刺風流雅好賢,幽導同舉蔡經鞭。
    江梅滿樹為誰好,官柳著行還自妍。
    筆陣如君難索敵,詩鋒顧我敢爭先。
    一春剩喚忘憂子,要看長鯨吸百川。

    13 《水龍吟 慶陳仲洪造家慶樓 此下原有折桂令二》 元·舒*

    人間何處無樓,算來積善應難得。
    操持一念,應乎萬事,盡皆陰德。
    伯仲怡怡,親朋濟濟,云仍蟄蟄。
    任才高王粲,興同庚亮,誰敢與、元龍敵。

    14 《水龍吟 慶陳仲洪造家慶樓 此下原有折桂令二》 元·舒*

    人間何處無樓,算來積善應難得。
    操持一念,應乎萬事,盡皆陰德。
    伯仲怡怡,親朋濟濟,云仍蟄蟄。
    任才高王粲,興同庚亮,誰敢與、元龍敵。

    15 《題洪景伯分繡閣》 宋·蔡向

    杰閣橫空爽氣收,一時勝概壓巖幽。
    要將繡嶺匿峰色,分入霞城棲月樓。
    雌霓掛檐供彩筆,雄風拂面快金甌。
    才華便合沖霄去,應為看云卻少留。

    16 《送洪內翰知太平府》 宋·沈繼祖

    文章有正派,此派公獨傳。
    中絕僅如線,鸞膠真續弦。
    自有乘法累,吾道幾棄捐。
    相挻入茫昧,一律爭談玄。

    17 《奉酬洪景伯》 宋·謝伋

    屏居常恨造門疏,覿面真如得異書。
    昔年丹筆勘閣本,此日海邦題坐輿。
    幸接好音聞正始,豈惟妙句突黃初。
    道山學士來車騎,還使林僧識佩魚。

    18 《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 宋·蘇軾

    古汴從西來,迎我向南京。
    東流入淮泗,送我東南行。
    暫別復還見,依然有余情。
    春雨漲微波,一夜到彭城。
    過我黃樓下,朱欄照飛*。
    可憐洪上石,誰聽月中聲。

    19 《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 宋·蘇軾

    吏民莫扳援,歌管莫凄咽。
    吾生如寄耳,寧獨為此別。
    別離隨處有,悲惱緣愛結。
    而我本無恩,此涕誰為設。

    20 《洪雅葛仙硯》 宋·陸游

    異硯出漢嘉,溫潤蒼玉質。
    因形作獸背,得墨如點漆。
    才高德亦全,終月不更筆。
    蠻溪大沱輩,烏敢相甲乙。

    * 關于洪筆的詩詞 描寫洪筆的詩詞 帶有洪筆的詩詞 包含洪筆的古詩詞(156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