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曳杖上青冥,掠面風輕宿醉醒。朱戶半開迎落月,碧溝不動浸疏星。禽聲格磔頻移樹,花影扶疏自滿庭。嘆息明年又安往,此身何啻似浮萍。
禮崇宗祀,志表嚴禋。笙鏞合奏,文物惟新。敬遵茂典,敢擇良辰。絜誠斯著,奠謁方申。
樂府憂國憂民
禮崇宗祀,志表嚴禋。笙鏞合奏,文物維新。敬遵茂典,敢擇良辰。絜誠斯著,奠謁方申。
故躋瀼岸高,頗免崖石擁。開襟野堂豁,系馬林花動。雉堞粉如云,山田麥無壟。春氣晚更生,江流靜猶涌。
清溪一派瀉揉藍。岸草毿毿。記得黃鸝語畫檐。喚狂里、醉重三。春風不動垂簾。似三五、初圓素蟾。鎮淚眼廉纖。何時歌舞,再和池南。
謝安涵雅量,叔夜賦剛腸。清宵假寐,應笑長孺臥淮陽。盡徹東平屏障,不廢南樓談詠,宴寢自凝香。庭下一B636土,須避赤帷裳。
一葉下林表,秋色滿蘅皋。江風吹雨初過,天宇一何高。蠟屐徑來堂上,倚杖_然長嘯,萬里看云濤。逸興浩無際,安得駕靈鰲。
東吳名勝,有高樓直在,浮云齊處。十二闌干邀遠望,歷歷斜陽煙樹。香徑人稀,_廊山繞,往事今何許。一天和氣,為誰吹散疏雨。
雁橫迥碧,漸煙收極浦,漁唱催晚。臨水樓臺乘醉倚,云引吟情閑遠。露腳飛涼,山眉鎖暝,玉宇冰奩滿。平波不動,桂華底印清淺。
萬里同行一瘦筇,尋山問水有先容。更窮天姥投南路,已過臺山第幾峰。從此又隨雙澗月,不妨曾聽五峰鐘。卻從更好堂前望,滿眼詩材思不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