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向東南傾,石際滄海立。蛟鼉限波濤,雞犬得城邑。居然通國望,跋莫他山及。道人獨有之,置屋三四級。
采茶溪路好,花影半浮沉。畫舸僧同上,春山客共尋。芳新生石際,幽嫩在山陰。色是春光染,香驚日氣侵。試嘗應酒醒,封進定恩深。芳貽千里外,怡怡太府吟。
昨夜云際宿,旦從西峰回。不見林中僧,微雨潭上來。諸峰皆青翠,秦嶺獨不開。石鼓有時鳴,秦王安在哉。
松高蘿蔓輕,中有石床平。下界水長急,上方燈自明。空門不易啟,初地本無程。回步忽山盡,萬緣從此生。
寫景山水
大樸既一剖,眾材爭萬殊。懿茲南海華,來與北壤俱。生長如自惜,雪霜無凋渝。籠籠抱靈秀,簇簇抽芳膚。
東巖采薇人,巖際朝見月。怪墮幽蘿間,非時更澄徹。綠蘿就玉兔,再與高鳥歇。清光照掌中,始悟石上發。
東下經牛渚,依然是故關。客程臨岸盡,鄉思入鷗閑。雨漲巴來浪,云增楚際山。漁翁知未達,相顧不開顏。
窗開自真宰,四達見蒼涯。苔染渾成綺,云漫便當紗。欞中空吐月,扉際不扃霞。未會通何處,應憐玉女家。
少華中峰寺,高秋眾景歸。地連秦塞起,河隔晉山微。晚木蟬相應,涼天雁并飛。殷勤記巖石,只恐再來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