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秦人洞的詩詞(230首)

    1 秦人洞》 宋·潘興嗣

    秦人當日避風煙,自種桑麻老洞天。
    綠竹橫溪雞犬靜,不知門外漢山川。

    2 《憶秦人洞》 宋·張翠屏

    溪上桃花無數開,花間秋水綠于苔。
    不因漁父尋源入,爭識仙家避世來。
    翠雨連云流玉洞,丹霞護日抱瑤臺。
    幔亭亦有紅橋約,問我京華幾日回。

    3 《題武陵洞五首》 唐·曹唐

    此生終使此身閑,不是春時且要還。
    寄語桃花與流水,莫辭相送到人間。
    溪口回舟日已昏,卻聽雞犬隔前村。
    殷勤重與秦人別,莫使桃花閉洞門。

    4 《留題仙游潭中興寺,寺東有玉女洞,洞南有馬》 宋·蘇軾

    清潭百尺皎無泥,山木陰陰谷鳥啼。
    蜀客曾游明月峽,秦人今在武陵溪。
    獨攀書室窺巖竇,還訪仙姝款石閨。
    猶有愛山心未至,不將雙腳踏飛梯。

    5 《留題仙游潭中興寺寺東有玉女洞洞南有馬融讀》 宋·蘇軾

    敢渡清潭百尺皎無泥,山木陰陰谷鳥啼。
    蜀客曾游明月峽,秦人今在武陵溪。
    獨攀書室窺巖竇,還訪仙姝款石閨。
    猶有愛山心未至,不將雙腳踏飛梯。

    6 《自紫陽觀至華陽洞,宿侯尊師草堂,簡同游李延年》 唐·劉長卿

    石門媚煙景,句曲盤江甸。
    南向佳氣濃,數峰遙隱見。
    漸臨華陽口,云路入蔥蒨.七曜懸洞宮,五云抱仙殿。
    銀函竟誰發,金液徒堪薦。

    愛國

    7 《秦越人洞中詠》 唐·于鵠

    扁鵲得仙處,傳是西南峰。
    年年山下人,長見騎白龍。
    洞門黑無底,日夜唯雷風。
    清齋將入時,戴星兼抱松。

    8 《秦越人洞中詠》 唐·于鵠

    扁鵲得仙處,傳是西南峰。
    年年山下人,長見騎白龍。
    洞門黑無底,日夜唯雷風。
    清齋將入時,戴星兼抱松。

    清明節踏青

    9 《自紫陽觀至華陽洞,宿侯尊師草堂簡同游》 唐·李延陵

    石林媚煙景,句曲盤江甸。
    南向佳氣濃,峰峰遙隱見。
    漸臨華陽口,微路入蔥蒨.七曜懸洞宮,五云抱山殿。
    銀函意誰發,金液徒堪薦。

    10 《游三茅華陽諸洞》 宋·宋無

    冠帶寒星帔剪霞,步虛去宴玉宸家。
    醉歸欲跨青鶯下,術落碧桃無數花。
    玉案清香入夜焚,紫煙成蓋覆茅君。
    數聲金聲秋壇齊,敲碎遙天一縷云。

    11 《子駿游沙溪洞》 宋·文同

    聞有沙溪洞,公將核使輪。
    還如探禹穴,應見避秦人。
    石繖形容古,琳房氣象春。
    若逢丹輦客,問取虎文巾。

    12 《桃源憶故人》 宋·何澹

    拍堤芳草隨人去。
    洞口山無重數。
    翦朝露成樹。
    爭晚漁翁住。
    今人忍聽秦人語。
    只有花無今古。
    欲飲仙家壽醑。
    記取橋邊路。

    13 《風水洞》 宋·范仲淹

    神仙一去幾千年,自遣秦人不得還。
    春盡桃花無處覓,空馀流水到人間。

    14 《藍田溪雜詠二十二首·洞仙謠(一作伺山徑)》 唐·錢起

    幾轉到青山,數重度流水。
    秦人入云去,知向桃源里。

    15 《避虜入洞庭》 宋·孫銳

    朔風一夜渡江村,北望云飛不忍言。
    仙隱老尋雙橘柚,避秦人愛小桃源。
    煙波亂逐鴟夷舸,烽火遙騰馬僨轅。
    聞道此山真福地,不知何處更離魂。

    16 《依韻和吳正仲屯田重臺梅花詩》 宋·梅堯臣

    桃花已滿秦人洞,杏樹猶存董奉祠。
    莫怪寒梅獨多葉,只緣樂府有新詩。

    17 《以紅碧二色桃花送務觀》 宋·周必大

    碧云欲合帶紅霞,知是秦人洞里花。
    俗眼只應窺燕麥,不如送與謫仙家。

    18 《贈別吳仲權三首》 宋·趙蕃

    移舟漢將祠,躡屐秦人洞
    一別幾何時,酒杯還此共。
    前途或追隨,只恐終倥傯。
    要是策羸驂,無繇踵飛鞚。

    19 《至興安縣游乳洞》 宋·曾豐

    雷怒潛轟響,龍驚起噴津。
    泥中灘泯跡,臥處有遺鱗。
    三伏了無暑,四時長是春。
    游嬉白衣老,疑是避秦人。

    20 《西征賦》 魏晉·潘安

    歲次玄枵,月旅蕤賓,丙丁統日,乙未御辰。
    潘子憑軾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嘆曰: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詠史寫景

    * 關于秦人洞的詩詞 描寫秦人洞的詩詞 帶有秦人洞的詩詞 包含秦人洞的古詩詞(230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