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師從何來,最是兩肩苦。一頭載梵書,一頭荷慈母。至今江上松,東西隨仰俯。此松豈有情,摩頂記佛語。
來時惟愛古松青,去日新松種已成。令尹若能終此意,清風著處會各名。
天下老松有數,人間不記何年。海心岳頂寺門前。我欲收成一片。為向此公傳語,卻教老子隨緣。龍盤虎踞負青天。豈若吾身親見。
歲晚東巖下,周顧何凄惻。日落西山陰,眾草起寒色。中有喬松樹,使我長嘆息。百尺無寸枝,一生自孤直。
詠史寫景抒情懷才不遇
有松堪系馬,遇缽更投針。記得湯師句,高禪助朗吟。 ——段成式乘晴入精舍,語默想東林。
百歲禪師說,先師指此松。小年行道繞,早見偃枝重。月檻移孤影,秋亭卓一峰。終當因夜電,拏攫從云龍。
山禿林疏萬竅風,獨全晚節傲嚴冬。老惟交此三益友,夢不貪渠十八公。青帝行將轉鄒律,蒼官何必愛秦封。樹根定有苓堪掘,造物方當壽此翁。
江湖上懶行腳,松竹邊聊卜鄰。妙處即三即一,畫圖非幻非真。
七十五松在,當年手植翁。龍髯云滿壑,鶴淚月當空。三品非秦爵,諸郎有晉風。夜深清籟發,歸佩玉丁東。
郁郁復蒼蒼,秋風韻更長。空心應有□,老葉不知霜。子落生深澗,陰清背夕陽。如逢東岱雨,猶得覆秦王。
樂府女子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