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鸞闕下謝恩初,通籍由來在石渠。暫入南宮判祥瑞,還歸內殿閱圖書。故人猶在三江外,同病凡經二紀馀。今日薦君嗟久滯,不惟文體似相如。
寫景山水田園抒情
臺庭才子來款扉,典校初從天祿歸。已慚陋巷回玉趾,仍聞細雨沾彩衣。詰朝始趨鳳闕去,此日遂愁雞黍違。
送別抒懷孤寂
共憐獨鶴青霞姿,瀛洲故山歸已遲。仁者焉能效鷙鶚,飛舞自合追長離。梧桐迥齊鳷鵲觀,煙雨屢拂蛟龍旗。
十年一相見,世俗信多岐。云雨易分散,山川長間之。我銜鳳闕恩,按獄橋山陲。君在龍驤府,掌奏羽檄詞。
玉壼冰段露金莖,未抵閑居五詠清。休道曹詩成七步,不須三步已詩成。
山似剡溪溪似油,人如詩句句如秋。無邊春里花饒笑,有底忙時草喚愁。
溪上新橋是鳳林,殘風剩雨做秋陰。先生小試南風手,寫得一川山水音。
見說幽居繞萬松,栽梅能白杏能紅。人行剡曲溪山里,家住輞川圖盡中。
漫浪江湖天一方,故人不見兩三霜。對床說盡平生話,黃葉聲中秋夜長。
自古賢愚,日月輪催,盡沉下泉。漢張陳義,斷因名利,恣奢華后,破壞家園。*廟江邊,漢陵原畔,勢盡還空皆亦然。英雄輩,盡道傍壞*墳,衰草綿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