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麻已零落,藻荇復銷沉。園宅在人境,歲時傷我心。強穿南埭路,遙望北山岑。欲與道人語,跨鞍聊一尋。
寮額高懸太守書,方盤炯炯連三珠。唐賢正筆久寥落,忽此相遇南海隅。是寮今雖茅草新,元是東鄰寒士居。士貧更在玉川上,三間破盡四壁無。
人道孰為大,尚小易咸常。厥初皇極中建,扶世有三綱。仁義陰陽道立,父母乾坤位正,六子發輝光。一日不容緩,此意久彌昌。
奇礓巑岏倚秋江,俗眼過幾多所忽。風霜鍛鏈愈堅重,怒浪噴激不可沒。富春山人好尚古,見此便以作吾物。鐫鑱牽挽置庭下,犀角鯨牙蛟蜃骨。
捏土為香事有因,世間宜假不宜真。皇朝宰相張天覺,天下云游呂洞賓。
君不見銅雀臺邊多事土,走上觚棱蔭歌舞。余香分盡垢不除,卻寄書林汙縑楮。豈如此瓦凝青膏,冷面不識奸雄曹。呂公已去泫余泣,通譜未許弘農陶。
邊城草木枯,散漫惟蠟梅。花蜂不成蜜,深黃吐春回。如行沙礫中,眼明見瓊瑰。初謂此邦人,推為百世魁。
術業雖不同,于道俱有得。師為方外游,聲價已籍籍。象教久衰微,賴師振業席。爐鞴與鉗錘,信有彌天力。
愿言卻世緣,來伴我幽寂。相看成二老,永為閭里式。
沉沉方丈與蓬萊,桃李聞從海上開。愁外煙波徒縹緲,夢中鄉俗獨徘徊。不同下俚蹔時醉,自約高真定命杯。可笑神仙今古異,今言先分古先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