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靜理的詩詞(464首)
7
《夢游仙》 宋·張鎡
晴晝永,閑步小園中。
羽帔云輕蒼佩響,寶冠星瑩紺紗籠。
波秀淺蛾峰。
琳洞窈,人靜理絲桐。
泛指馀音搖桂影,過墻高韻入松風。
月上翠樓東。
8
《秋日懷元晦》 宋·黃銖
葉落不勝秋,山空退煩暑。
高齋讀書罷,枕臂聽殘雨。
靄靄野云昏,翻翻墜紅舞。
中虛萬思息,動靜理可睹。
9
《洋州》 宋·韓億
梁州鄰左右洋川,氣候融融別是天。
地僻過冬稀見雁,箐深初夏已聞蟬。
鄉風與蜀微相似,驛路見秦舊接連。
駱谷轉山圍境內,漢江奔浪繞城邊。
10
《送衛真晏太丞》 宋·韓維
才名宰相子,二十取辭科。
得縣古稱厲,登樓朝見渦。
疲民勞賦役,靜理足弦歌。
八檜仙祠在,知君秀句多。
11
《題榕溪閣》 宋·張栻
寒溪澹容與,老木枝相樛。
其誰合二美,名此景物幽。
太史昔南騖,於焉曾少休。
想當下榻初,清與耳目謀。
12
《送周員外之達》 唐·徐鉉
之子敷王澤,迢迢蜀棧東。
頒條有馀刃,對酒與誰同。
身占賢良籍,家傳道德風。
遠民思靜理,即此是陰功。
13
《種竹》 宋·張嵲
屏居倦幽獨,出門無所適。
種竹滿前庭,坐玩凌寒色。
森森密陰凈,竦竦條干直。
晴日借景光,霜風時蕩析。
14
《逍遙詠》 宋·宋太宗
一法從何有,三皇五帝前。
周知多異境,猛利要精專。
我命須依道,陰功及物緣。
善心通感應,動靜理深玄。
15
《秋夕西齋與僧神靜游》 唐·韋應物
晨登西齋望,不覺至夕曛。
正當秋夏交,原野起煙氛。
坐聽涼飆舉,華月稍披云。
漠漠山猶隱,滟滟川始分。
物幽夜更殊,境靜興彌臻。
息機非傲世,于時乏嘉聞。
究空自為理,況與釋子群。
16
《靜女歌》 唐·張南容
靜女樂于靜,動合古人則。
妙年工詩書,弱歲勤組織。
端居愁若癡,誰復理容色。
十五坐幽閨,四鄰不相識。
17
《沁園春 三教一理》 元·王*
道曰金丹,儒曰太極,釋曰玄珠。
矧三教之道,本來同祖,心存至德,性悟真如。
闔*辟機關,抽添運用,返照回光復本初。
休分別,那些兒妙處,無字稱呼。
20
《靜坐》 明·朱有燉
靜坐閑觀理自明,是非榮辱豈須爭。
一身常在閑中過,萬事肯于先處行。
嫩竹半欹聽夜雨,晚云收盡看秋晴。
兩般清意誰能識,世事交游物外情。
* 關于靜理的詩詞 描寫靜理的詩詞 帶有靜理的詩詞 包含靜理的古詩詞(46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