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問造句
“學問”的解釋
1、 做學問要花功夫,持之以恒,日積月累。吳玉章
2、 做人是做學問的前提。
3、 世情才是學問。世界上每一個人都精明,要令大家信服并喜歡不容易?
4、 欲得真學問,須下苦工夫。
5、 古今中外有學問的人,有成就的人,總是十分注意積累的。知識就是機積累起來的,經驗也是積累起來的。我們對什么事情都不應該像“過眼云煙”。鄧拓
6、 人生是有限的,學問卻是無涯的。生命不止,讀書不息。
7、 雖然我們可以由別人的學問而變的博學,無論如何,我們要由自己的智能才能成為明哲。
8、 泰山不是壘的,學問不是吹的。天不言自高,地不語自厚。
9、 以平心閱人情,以虛心求學問。
10、 多問,多思是求得學問的根本途徑。
11、 學問二字,須要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
12、 如果一個人傾其所有金錢以求學問,那么他腦子所藏的東西,是沒有人可以拿走的。富蘭克林
13、 有學問的傻瓜,要遠比無知的傻瓜還要愚蠢。伏爾泰
14、 在學習上做一眼勤、手勤、腦勤,就可以成為有學問的人。吳晗
15、 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可得。西拉斯
16、 不讀書就沒有真正的學問,沒有也不可能有欣賞能力、文采和廣博的學問。
17、 沒有人會因學問而成為智者。學問或許能由勤奮得來,而機智與智慧卻有懶于天賦。
18、 對世界上的一切學問與知識的掌握也并非難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學習,努力掌握規律,達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會貫通,運用自如了。高士其
19、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20、 少量的常識,當得大量的學問。
21、 學問多深也別滿足,過失多小也別忽略。
22、 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做人要在有疑處不疑。胡適
23、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積累好你課堂上的得失,珍惜好你生活中的感受。
24、 好問,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隨口問,即便能得到正確答復,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學問二字,“問”放在“學”的下面。謝覺哉
25、 她,其貌不揚,中等個子,一頭長長的卷發,時而披肩,時而扎成馬尾辮。配上一副半框的近視眼鏡,看上去既斯文,又有學問。
26、 修學不以誠,則學雜;為事不以誠,則事敗。出自:宋·晁說之《晁氏客語》修學:研討學問。雜:雜亂。為事:干事情。晁說之
27、 年輕時我表面謙虛,其實我內心很驕傲。為什么驕傲呢?因為同事們去玩的時候,我去求學問;他們每天保持原狀,而自己的學問日漸提高。
28、 我們的龐老師,她常常穿著連衣裙,中等個子,烏黑的頭發有點蓬松的小卷,一雙又黑又大的眼睛,鼻梁上戴著一副寬邊眼鏡,看上去很有學問。
29、 以往我是百分之九十九是教孩子做人的道理,現在有時會與他們談生意……但約三分之一談生意,三分之二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因為世情才是大學問。
30、 看書不能信仰而無思考,要大膽地提出問題,勤于摘錄資料,分析資料,找出其中的相互關系,是做學問的一種方法。
31、 搞科學做學問,要“不空不松,從嚴以終”,要很嚴格地搞一輩子工作。華羅庚
32、 跳繩看起來很簡單,跳起來可有不少學問呢!跳繩分單跳雙跳群跳,單跳又分跑著跳前跳后跳竄花跳等等。
33、 知識、辨別力、正直、學問和良好的品行,是成功的主要條件,僅次于興趣和機遇。
34、 不穩是基礎不牢,不明是學問不到。民諺
35、 穿著飲食可以因陋就簡,而搞學問是不能因陋就簡的。
36、 忍耐是堅忍和能耐的簡稱;學問是苦學和勤問的概括。
37、 水滴集多成大海,讀書集多成學問。
38、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曹雪芹
39、 語言真是一門學問,如果我們會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別人,自然會發現別人身上的閃光點,用智慧的美言與別人交談,那我們的人際關系不就會更加和諧,更加美好了嗎?今天我也“喝”到了一點“美言果汁”了,你“喝”到了嗎?
40、 學者須是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學問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則胡亂恁的打過了,此只是志不立。
41、 做母親的學問,就在于懂得默默無聞地、不為人知地發揚自己的優點;她從不炫耀自己,卻時刻忠于自己的事業,每做一件小事都表現出她的美德。
42、 學問對人們要求最大的緊張和最大的熱情。巴甫洛夫
43、 以往我是百分之九十九是教孩子做的道理,現在有時會與他們談生意……但約三分之一談生意,三分之二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因為世情才是大學問。
44、 普勞圖斯充實一個有學問的人并非在所有事情上都有學問,然而一個充實的人則是完一充實的。蒙田
45、 學問淵博,見識會就自然多,理解的自然透徹,言辭就會通達。
46、 最好的職業和最好的學問就是人們從中取得生活必需品的農業。色諾芬
47、 古今中外有學問的人,有成就的人,總是十分注意積累的。知識就是積累起來的。我們對什么事都不應該像過眼煙云。鄧拓
48、 歷史老師高高的個子,瘦瘦的面龐,鼻梁上架著一副寬邊眼鏡,穿著筆挺的西服,看起來是個滿有學問的知識分子。
49、 我們把別人的學問和見解保存下來,便算完事了嗎?我們必須把它們變成自己的。蒙田
50、 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學問者淺。袁宏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