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造句
“端午”的解釋
1、在我的眼中端午節是一個美妙的節日,他充滿了先人的智慧和良好愿望,有一種溫馨浪漫的氣息。每次看到那青色的粽子,嗅著濃濃的甜香,都會有一種情懷滋生。
2、“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極其隆重的節日,她是為了紀念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而誕生的。可以說,在人類的歷史上,還沒有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像我們中華民族一樣二千多年來,每年都以一個隆重的節日來紀念一個詩人的逝世。
3、被忽略的端午,我已過了好幾個。竟也習慣了沒有彩繩的節日。只是當看到同學手上帶著五顏六色的彩繩時,我雖然會不屑一顧,說那是小孩子的東西罷了。但心中,還是會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愛編織的端午的彩繩。
4、端午是傳統節日,在莆田就有這么一首不和諧的童謠,五月初一便拉開了端午節的序幕。從初一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端午節的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端午中的美食了。
5、端午是個美好的節日,在這并不美好的現實中可以寄寓一些幽思,讓凡塵蒙蔽的心,在青色的古意間得到片刻的回歸,認取生命中的真意,可以讓生命更加真實一些。
6、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會末期。
7、第一次去崇福公園是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同學回家過端午邀我去公園小聚,我竟然驚問公園在哪里,問的同學一臉的驚愕和迷茫。那晚的公園沒有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許是只顧著和同學談那些過往忽略了身邊的風景?只模糊記得那里人很多,站在湖邊一陣風吹過時居然有一絲涼意。
8、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9、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
10、今天之所以放假,是因為今天是中國傳統的佳節端午節。
11、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的屈原。這種說法流傳的最廣。楚王在寵信奸臣,排斥忠良,屈原屢勸不改,反被流放。在放逐途中,屈原聽到秦國連敗楚國,國家命運危在旦夕,于是在五月五日投河,就有了現在的端午節。
12、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風俗由來已久。
13、端午中國的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們過節的習俗卻大同小異。
14、賽龍舟比賽真是有趣極了。端午節這個傳統的節日,因為有了這些活動而顯得更加有意義了。
15、每到端午節,秭歸人都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紀念屈原,端午詩會吟屈原、賽龍舟紀念屈原、舉行儀式公祭屈原,此外還有掛艾蒿、插菖蒲、吃粽子、飲雄黃酒等。
16、端午節,民間有吃粽子、賽龍舟的風俗,傳說是為了紀念屈原。
17、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是中華民族古老的風俗習慣。
18、中國歷史悠久有許多傳統節日,如:元旦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其他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因為我端午節過得最快樂。
19、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
20、我們邊吃邊聽老師給我們介紹端午節的由來,據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我還知道端午節有包粽子、做香袋、插菖蒲、賽龍舟等習俗呢!
21、端午節在中國人民中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而死。
22、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23、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系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于春秋戰國的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日。
24、農歷八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關于節日起源有很多種說法,也有很多關于這天的傳說和傳統。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并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25、在北方,“扒龍船”的風俗是不常見的,因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節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這就是我家故鄉端午節的獨特之處所在。
26、咱倆這么鐵,節日分你一些:我過元宵節你過重陽節,我過青年節你過兒童節,我過情人節你過光棍節,我過中秋節你過寒食節,我過端午節你過清明節。
27、我瞪著兩只眼睛茫然地看著奶奶,奶奶似乎明白了什么,慢悠悠地給我講述有關端午節的一些知識: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端,是開端的意思。每個月有三個五日,即初五、十五、二十五。所謂“端午”就是頭一個五的意思。
28、岳陽汨羅市屈子祠鎮屈子祠秭歸縣是屈原的誕生地,也是中國端午節文化最為深厚的地方之一。在中國很多地方只過一個端午節,而秭歸卻有三個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為頭端午,五月十五為大端午,五月二十五為末端午。
29、中國的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們過節的習俗卻大同小異。
30、今天過得真快,讓我明白了很多知識,也知道了許多民間風俗,讓我感到很開心很快樂地過完這個端午節。
31、淡淡粽葉香,濃濃朋友情,根根絲連線,切切輕易牽,好心情伴隨著粽子的香氣傳給好朋友,祝你笑口常開,好運相伴,端午節快樂!
32、端午到,送你個粽子,愿你為人像粽子的米,清白處世;修養像粽子的餡,豐富充實;幸福像粽子的線,長長久久!
33、洗個艾葉澡,泡個艾葉腳,舒舒服服煩惱都趕跑;對你“愛也”真,對你“愛也”深,生活有你就不悶。端午,幫你掛艾葉,能愛你真好。
34、端午節幸福守則:以休息放松為中心,把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心情舒暢是關鍵,游山玩水當調節,逛街購物是消遣,問候祝福是甜點,別忙別閑,端午快樂!
35、香囊高掛,好運綿綿引進房;龍舟競發,快樂滔滔滿大江;暢飲雄黃,健康天天陪身旁;粽子嘗嘗,幸福久久萬年長。端午節就要到了,我提前為你把祝福送上,愿平安陽光把你照耀,如意日子永遠吉祥!
36、時至五月五,喜慶在端午。滿紙肺腑言,送你真祝福。事業展宏圖,如日在當午。財源滾滾來,金錢不勝數。身板硬朗朗,賽過小老虎!
37、黏黏的粽子香,祝福散出濃郁的芬芳;黏黏的粽子滿,真情的陷兒包一籮筐;黏黏的粽子甜,快樂甜到你心坎兒里。黏黏的粽子送給你,祝你端午快樂好運連連。
38、端午佳節至,千里送祝福:糯米黏黏香,情意綿綿濃,粽葉萬里香,紅棗心底甜,香飄鼻尖嗅,朋友祝福伴,艾葉幸福隨,龍舟熱鬧至,平安快樂送。
39、龍舟頭,永不止步的奔頭,獅子頭,奮勇向前的勁頭,端午節,祝福語,頭頭是道,香米粒,真心誠意的威力,甜棗粒,全心全意的實力,我親愛的朋友,端午節,祝福你,粒粒有利,端午節,祝福你,粒粒給力。
40、我從快樂中洗干凈這一粒粒米,我從幸福中精選這一顆顆棗,用美麗的心情包裹,用溫暖的笑臉扎緊,用這端午節的祝福蒸熟這香甜粽子,用這美味的粽子混熟這香甜日子,用這香甜日子給友情起個名字,叫天長地久!
41、鄉愁是一種習慣。就像吃慣了家里的小蔥而永遠不能適應北京的香菜一樣。鄉愁讓我們有了一種思維定勢,因為它,我們會在端午節到來時想起外婆裹的粽子,在清明節到來時想起該去上墳了,在春節到來時想起凍米糖和甜酒釀…
42、若一粒米代表想你,我愿是一把米,時時刻刻想著你;若一顆棗代表愛你,我愿是一顆蜜棗,分分秒秒甜著你。端午我要長長久久包著你。
43、笑一下沒憂愁,快快樂樂往前走;笑二下煩惱拋,歡歡喜喜唱小調;笑三下人不老,靚靚麗麗精神好;笑四下朋友多,熱熱鬧鬧喝美酒;笑五下薪水高,瀟瀟灑灑去旅游;笑六下吃粽子,香香甜甜舌尖繞;祝端午節快樂!
44、端午節即將來臨,提前送你一盤粽子,愿:棕兒香香,美味芳芳。粽兒粘粘,福祿全全。粽兒長長,朋友廣廣。粽兒圓圓,激情燃燃。粽兒多多,生意娜娜,粽兒飽飽,財源饒饒。粽兒滿滿,人生暖暖,粽兒甜甜,情意綿綿。
45、洗洗艾葉,將煩惱蕩滌;包包米粽,將思念纏繞;煮煮紅棗,將愛戀加溫;劃劃龍舟,將激情燃燒。吃個粽吧,福祿壽康到!端午佳節好,幸福快樂找!
46、端午短信莫要藏,我的眼睛賊雪亮,美好祝福快呈上,沒準備的拖下堂,板子先打小手掌,又送粽子蘸白糖,不許吃來只聞香,哈哈,看你下次還敢把我忘!
47、遠行前,您常常將一束發髻夾在我胸前,纏繞著您對我滿滿的祝福。那是一種寸步不離的感覺。我知道,那叫母愛。祝媽媽端午節快樂!
48、今天是端午,送你快樂無數:粽葉代表數錢“總也”數不完,富足包圍你;糯米象征煩惱全部都“挪移”,心情亮晶晶;大棗預示健康將起個“大早”。短信祝你端午祥和一片,幸福相連!
49、用千嬌百媚的芭蕉葉把你輕輕包裹,在清香怡人的氣息中點綴快樂、好運、成功和健康,再用思念的線牢牢系上:一顆幸福大粽子就此誕生。端午快樂!
50、端午節小長假休閑指導:以自己快樂為中心,以大家快樂為基本點,堅持吃好睡好玩好的基本路線,充分運用手機這個平臺,務必與好友保持聯系,最后,要多吃粽子,少吃粽葉,節約環保。順祝端午節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