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余的讀音 三余的意思
1.《三國志.魏志.王肅傳》"明帝時大司農弘農﹑董遇等,亦歷注經傳,頗傳于世"裴松之注引三國魏魚豢《魏略》:"遇言:'﹝讀書﹞當以三余。'或問三余之意。遇言'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也'。"后以"三余"泛指空閑時間。 2.指余干﹑余姚﹑余杭三縣。
- 三
- 余
“三余”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ān yú]
- 漢字注音:
- ㄙㄢ ㄩˊ
- 簡繁字形:
- 三餘
- 是否常用:
- 否
“三余”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三國志.魏志.王肅傳》"明帝時大司農弘農﹑董遇等,亦歷注經傳,頗傳于世"裴松之注引三國魏魚豢《魏略》:"遇言:'﹝讀書﹞當以三余。'或問三余之意。遇言'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也'。"后以"三余"泛指空閑時間。 2.指余干﹑余姚﹑余杭三縣。 辭典解釋
三余 sān yú ㄙㄢ ㄩˊ 原為三國魏董遇教導學生充分用來讀書的三個余暇時間:冬、夜、陰。典出《三國志.卷一三.魏書.王朗傳》裴松之注引《魏略》。后泛指閑暇時間。
晉.陶淵明〈感士不遇賦.序〉:「昔董仲舒作士不遇賦,司馬子長又為之。余嘗以三余之日,講習之暇,讀其文。」
網絡解釋
“三余”的單字解釋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余】:1.剩下來的;多余的:余糧。2.零數:十余人。一斤余。3.文言人稱代詞。我。4.“餘”,另同“馀”
“三余”的相關成語
“三余”的相關詞語
“三余”造句
志學之歲,馳百金而循經方,耄及之年,競三余而勤藥鉺。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古人讀書三余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想來也是,“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總比“好大一盤糖醋魚,肉香味美骨頭酥”要好聽一些。
此女子雖不似少女般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卻又是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的另一番美麗。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橋頭二月初。
我爹不靠譜,將我許給了江湖有名的星宿閣三當家,才三余年載就給我了一紙休書。
海晏鎮協作村通三余豎河南岸栽的是600棵銀杏,北岸植的是20畝湖桑,綠意盎然。
三余,人生快樂之所在也,冬日映雪讀書,夜晚挑燈臨帖,雨時聽琴研墨,快哉樂哉!每每從江南回到北京,每每人在旅途,我眼前總會亮起三余堂的燈光。
* 三余的讀音是:sān yú,三余的意思: 1.《三國志.魏志.王肅傳》"明帝時大司農弘農﹑董遇等,亦歷注經傳,頗傳于世"裴松之注引三國魏魚豢《魏略》:"遇言:'﹝讀書﹞當以三余。'或問三余之意。遇言'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也'。"后以"三余"泛指空閑時間。 2.指余干﹑余姚﹑余杭三縣。
基本解釋
1.《三國志.魏志.王肅傳》"明帝時大司農弘農﹑董遇等,亦歷注經傳,頗傳于世"裴松之注引三國魏魚豢《魏略》:"遇言:'﹝讀書﹞當以三余。'或問三余之意。遇言'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也'。"后以"三余"泛指空閑時間。 2.指余干﹑余姚﹑余杭三縣。辭典解釋
三余 sān yú ㄙㄢ ㄩˊ原為三國魏董遇教導學生充分用來讀書的三個余暇時間:冬、夜、陰。典出《三國志.卷一三.魏書.王朗傳》裴松之注引《魏略》。后泛指閑暇時間。
晉.陶淵明〈感士不遇賦.序〉:「昔董仲舒作士不遇賦,司馬子長又為之。余嘗以三余之日,講習之暇,讀其文。」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余】:1.剩下來的;多余的:余糧。2.零數:十余人。一斤余。3.文言人稱代詞。我。4.“餘”,另同“馀”
志學之歲,馳百金而循經方,耄及之年,競三余而勤藥鉺。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古人讀書三余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想來也是,“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總比“好大一盤糖醋魚,肉香味美骨頭酥”要好聽一些。
此女子雖不似少女般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卻又是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的另一番美麗。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橋頭二月初。
我爹不靠譜,將我許給了江湖有名的星宿閣三當家,才三余年載就給我了一紙休書。
海晏鎮協作村通三余豎河南岸栽的是600棵銀杏,北岸植的是20畝湖桑,綠意盎然。
三余,人生快樂之所在也,冬日映雪讀書,夜晚挑燈臨帖,雨時聽琴研墨,快哉樂哉!每每從江南回到北京,每每人在旅途,我眼前總會亮起三余堂的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