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危的讀音 三危的意思
三危 (古地名)“三危”是古代對青藏高原的一種稱呼,是史書記載中最早的敦煌地名。《清史稿》記載:“西藏:禹貢三危之地。在四川、云南徼外,至京師萬有四千馀里。周為西戎,漢為西羌。唐為吐蕃,其君長號贊普。至宋朝貢不絕。” 三危 (詞語)1.三件可危之事。 2.古代西部邊疆山名。
- 三
- 危
“三危”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ān wēi]
- 漢字注音:
- ㄙㄢ ㄨㄟ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三危”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三件可危之事。 2.古代西部邊疆山名。《書.禹貢》:"三危既宅。"孔傳:"三危為西裔之山也。"《孟子.萬章上》:"舜流共工于幽州,放歡兜于崇山,殺三苗于三危,殛鯀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誅不仁也。"按:關于三危的位置,說法不一。一說今甘肅敦煌三危山即古三危。一說在甘肅岷山之西南。一說在云南。參見"三危山"。
網絡解釋
三危 (古地名)
“三危”是古代對青藏高原的一種稱呼,是史書記載中最早的敦煌地名。《清史稿》記載:“西藏:禹貢三危之地。在四川、云南徼外,至京師萬有四千馀里。周為西戎,漢為西羌。唐為吐蕃,其君長號贊普。至宋朝貢不絕。”
三危 (詞語)
1.三件可危之事。
2.古代西部邊疆山名。
“三危”的單字解釋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危】:1.危險;不安全(跟“安”相對):危急。危難。轉危為安。居安思危。2.使處于危險境地;損害:危害。危及。3.指人快要死:臨危。病危。4.高;高聳:危冠。危檣。危樓。5.端正;正直:正襟危坐。6.二十八宿之一。7.姓。
“三危”的相關詞語
* 三危的讀音是:sān wēi,三危的意思:三危 (古地名)“三危”是古代對青藏高原的一種稱呼,是史書記載中最早的敦煌地名。《清史稿》記載:“西藏:禹貢三危之地。在四川、云南徼外,至京師萬有四千馀里。周為西戎,漢為西羌。唐為吐蕃,其君長號贊普。至宋朝貢不絕。” 三危 (詞語)1.三件可危之事。 2.古代西部邊疆山名。
基本解釋
1.三件可危之事。 2.古代西部邊疆山名。《書.禹貢》:"三危既宅。"孔傳:"三危為西裔之山也。"《孟子.萬章上》:"舜流共工于幽州,放歡兜于崇山,殺三苗于三危,殛鯀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誅不仁也。"按:關于三危的位置,說法不一。一說今甘肅敦煌三危山即古三危。一說在甘肅岷山之西南。一說在云南。參見"三危山"。三危 (古地名)
“三危”是古代對青藏高原的一種稱呼,是史書記載中最早的敦煌地名。《清史稿》記載:“西藏:禹貢三危之地。在四川、云南徼外,至京師萬有四千馀里。周為西戎,漢為西羌。唐為吐蕃,其君長號贊普。至宋朝貢不絕。”三危 (詞語)
1.三件可危之事。2.古代西部邊疆山名。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危】:1.危險;不安全(跟“安”相對):危急。危難。轉危為安。居安思危。2.使處于危險境地;損害:危害。危及。3.指人快要死:臨危。病危。4.高;高聳:危冠。危檣。危樓。5.端正;正直:正襟危坐。6.二十八宿之一。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