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鼎甲的讀音 三鼎甲的意思
三鼎甲 科舉考試選舉狀元開始于隋,確立于唐,完備于宋。明、清時期,殿試的一、二、三名,名稱確定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
- 三
- 鼎
- 甲
“三鼎甲”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ān dǐng jiǎ]
- 漢字注音:
- ㄙㄢ ㄉㄧㄥˇ ㄐㄧㄚˇ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三鼎甲”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科舉時代殿試一甲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世稱“三鼎甲”。辭典解釋
三鼎甲 sān dǐng jiǎ ㄙㄢ ㄉㄧㄥˇ ㄐㄧㄚˇ 科舉殿試一甲共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合稱為「三鼎甲」。
《儒林外史.第三○回》:「尊府是一門三鼎甲,四代六尚書。」
網絡解釋
三鼎甲
科舉考試選舉狀元開始于隋,確立于唐,完備于宋。明、清時期,殿試的一、二、三名,名稱確定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
“三鼎甲”的單字解釋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鼎】:1.古代煮東西用的器物,圓形,三足兩耳,也有方形四足的。2.比喻王位、帝業:定鼎。問鼎。3.大:鼎力。鼎言。4.鍋。5.姓。6.正當;正在:鼎盛。
【甲】:1.天干的第一位。現常用來表示順序的第一。2.第一;居第一位:甲級。桂林山水甲天下。3.動物身上有保護功用的硬殼:甲殼。指甲。4.圍在人體或物體外面起保護作用的裝備。用金屬、皮革等制成:盔甲。裝甲車。5.舊時戶籍的編制單位。若干戶為一甲,若干甲為一保。
“三鼎甲”的相關詞語
* 三鼎甲的讀音是:sān dǐng jiǎ,三鼎甲的意思:三鼎甲 科舉考試選舉狀元開始于隋,確立于唐,完備于宋。明、清時期,殿試的一、二、三名,名稱確定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
基本解釋
科舉時代殿試一甲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世稱“三鼎甲”。辭典解釋
三鼎甲 sān dǐng jiǎ ㄙㄢ ㄉㄧㄥˇ ㄐㄧㄚˇ科舉殿試一甲共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合稱為「三鼎甲」。
《儒林外史.第三○回》:「尊府是一門三鼎甲,四代六尚書。」
三鼎甲
科舉考試選舉狀元開始于隋,確立于唐,完備于宋。明、清時期,殿試的一、二、三名,名稱確定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鼎】:1.古代煮東西用的器物,圓形,三足兩耳,也有方形四足的。2.比喻王位、帝業:定鼎。問鼎。3.大:鼎力。鼎言。4.鍋。5.姓。6.正當;正在:鼎盛。
【甲】:1.天干的第一位。現常用來表示順序的第一。2.第一;居第一位:甲級。桂林山水甲天下。3.動物身上有保護功用的硬殼:甲殼。指甲。4.圍在人體或物體外面起保護作用的裝備。用金屬、皮革等制成:盔甲。裝甲車。5.舊時戶籍的編制單位。若干戶為一甲,若干甲為一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