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守爲攻的讀音 以守爲攻的意思
【解釋】用防御作為擊破敵人的手段。【出處】宋·秦觀《邊防策下》:“蓋充國以先零窮寇,急與之角,則中國必有饋挽轉輸之勞,故罷騎留屯而圖以期月,此則以守為攻者也。”【示例】我軍決定暫時~,消耗敵人兵力,然后再集中力量突過河去,全殲敵人。 ◎李天銀《扼住敵人的咽喉》
- 以
- 守
- 爲
- 攻
“以守爲攻”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ǐ shǒu wéi gōng]
- 漢字注音:
- ㄧˇ ㄕㄡˇ ㄨㄟˊ ㄍㄨㄥ
- 簡繁字形:
- 以守為攻
- 是否常用:
- 否
“以守爲攻”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用防御作為擊破敵人的手段。
網絡解釋
【解釋】用防御作為擊破敵人的手段。
【出處】宋·秦觀《邊防策下》:“蓋充國以先零窮寇,急與之角,則中國必有饋挽轉輸之勞,故罷騎留屯而圖以期月,此則以守為攻者也。”
【示例】我軍決定暫時~,消耗敵人兵力,然后再集中力量突過河去,全殲敵人。 ◎李天銀《扼住敵人的咽喉》
“以守爲攻”的單字解釋
【以】:1.用;拿: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4.表示目的:以廣視聽。以待時機。5.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廣以深。7.姓。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縣級以上。長江以南。五千以內。二十歲以下。
【守】:1.護衛;防守。與“攻”相對:守衛。堅守陣地。2.遵循;遵守:守約。守信。守法。3.看守;守候:守門。守著病人。4.挨著;靠近:守著水的地方可多種水稻。5.古又同“狩(shòu)”。
【爲】:[wéi]“為”的繁體字。[wèi]均同“為”。
【攻】:1.攻打;進攻(跟“守”相對):圍攻。攻城。能攻能守。攻下敵人的橋頭堡。2.對別人的過失、錯誤進行指責或對別人的議論進行駁斥:群起而攻之。攻其一點,不及其余。3.致力研究;學習:專攻。一門心思攻外語。4.姓。
“以守爲攻”的相關詞語
* 以守爲攻的讀音是:yǐ shǒu wéi gōng,以守爲攻的意思:【解釋】用防御作為擊破敵人的手段。【出處】宋·秦觀《邊防策下》:“蓋充國以先零窮寇,急與之角,則中國必有饋挽轉輸之勞,故罷騎留屯而圖以期月,此則以守為攻者也。”【示例】我軍決定暫時~,消耗敵人兵力,然后再集中力量突過河去,全殲敵人。 ◎李天銀《扼住敵人的咽喉》
基本解釋
用防御作為擊破敵人的手段。【解釋】用防御作為擊破敵人的手段。
【出處】宋·秦觀《邊防策下》:“蓋充國以先零窮寇,急與之角,則中國必有饋挽轉輸之勞,故罷騎留屯而圖以期月,此則以守為攻者也。”
【示例】我軍決定暫時~,消耗敵人兵力,然后再集中力量突過河去,全殲敵人。 ◎李天銀《扼住敵人的咽喉》
【以】:1.用;拿: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4.表示目的:以廣視聽。以待時機。5.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廣以深。7.姓。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縣級以上。長江以南。五千以內。二十歲以下。
【守】:1.護衛;防守。與“攻”相對:守衛。堅守陣地。2.遵循;遵守:守約。守信。守法。3.看守;守候:守門。守著病人。4.挨著;靠近:守著水的地方可多種水稻。5.古又同“狩(shòu)”。
【爲】:[wéi]“為”的繁體字。[wèi]均同“為”。
【攻】:1.攻打;進攻(跟“守”相對):圍攻。攻城。能攻能守。攻下敵人的橋頭堡。2.對別人的過失、錯誤進行指責或對別人的議論進行駁斥:群起而攻之。攻其一點,不及其余。3.致力研究;學習:專攻。一門心思攻外語。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