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攻爲守的讀音 以攻爲守的意思
【解釋】以進攻作為防御的手段。【出處】宋·陳亮《酌古論一·先主》:“以攻為守,以守為攻,此兵之變也。”【示例】在這次足球比賽中,主隊采取了~的戰術。【近義詞】以退為進、以屈求伸【反義詞】以守為攻【語法】偏正式;作謂語、狀語、賓語;用于戰斗、政治等
- 以
- 攻
- 爲
- 守
“以攻爲守”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ǐ gōng wéi shǒu]
- 漢字注音:
- ㄧˇ ㄍㄨㄥ ㄨㄟˊ ㄕㄡˇ
- 簡繁字形:
- 以攻為守
- 是否常用:
- 否
“以攻爲守”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以攻為守 yǐgōng-wéishǒu
[attack as a means of defence] 以主支國進攻作為防御的手段
以攻為守,以守為攻,此兵之變也。——宋· 陳亮《酌古論·先生》
辭典解釋
以攻為守 yǐ gōng wéi shǒu ㄧˇ ㄍㄨㄥ ㄨㄟˊ ㄕㄡˇ 以主動攻擊做為積極防御的手段。
《宋史.卷四○二.安丙傳》:「時方議和,丙獨戒飭將士,恫疑虛喝,以攻為守,威聲甚著。」
反義詞
以退為進
網絡解釋
【解釋】以進攻作為防御的手段。
【出處】宋·陳亮《酌古論一·先主》:“以攻為守,以守為攻,此兵之變也。”
【示例】在這次足球比賽中,主隊采取了~的戰術。
【近義詞】以退為進、以屈求伸
【反義詞】以守為攻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狀語、賓語;用于戰斗、政治等
“以攻爲守”的單字解釋
【以】:1.用;拿: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4.表示目的:以廣視聽。以待時機。5.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廣以深。7.姓。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縣級以上。長江以南。五千以內。二十歲以下。
【攻】:1.攻打;進攻(跟“守”相對):圍攻。攻城。能攻能守。攻下敵人的橋頭堡。2.對別人的過失、錯誤進行指責或對別人的議論進行駁斥:群起而攻之。攻其一點,不及其余。3.致力研究;學習:專攻。一門心思攻外語。4.姓。
【爲】:[wéi]“為”的繁體字。[wèi]均同“為”。
【守】:1.護衛;防守。與“攻”相對:守衛。堅守陣地。2.遵循;遵守:守約。守信。守法。3.看守;守候:守門。守著病人。4.挨著;靠近:守著水的地方可多種水稻。5.古又同“狩(shòu)”。
“以攻爲守”的相關詞語
* 以攻爲守的讀音是:yǐ gōng wéi shǒu,以攻爲守的意思:【解釋】以進攻作為防御的手段。【出處】宋·陳亮《酌古論一·先主》:“以攻為守,以守為攻,此兵之變也。”【示例】在這次足球比賽中,主隊采取了~的戰術。【近義詞】以退為進、以屈求伸【反義詞】以守為攻【語法】偏正式;作謂語、狀語、賓語;用于戰斗、政治等
基本解釋
以攻為守 yǐgōng-wéishǒu
[attack as a means of defence] 以主支國進攻作為防御的手段
以攻為守,以守為攻,此兵之變也。——宋· 陳亮《酌古論·先生》
辭典解釋
以攻為守 yǐ gōng wéi shǒu ㄧˇ ㄍㄨㄥ ㄨㄟˊ ㄕㄡˇ以主動攻擊做為積極防御的手段。
《宋史.卷四○二.安丙傳》:「時方議和,丙獨戒飭將士,恫疑虛喝,以攻為守,威聲甚著。」
反義詞
以退為進【解釋】以進攻作為防御的手段。
【出處】宋·陳亮《酌古論一·先主》:“以攻為守,以守為攻,此兵之變也。”
【示例】在這次足球比賽中,主隊采取了~的戰術。
【近義詞】以退為進、以屈求伸
【反義詞】以守為攻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狀語、賓語;用于戰斗、政治等
【以】:1.用;拿: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4.表示目的:以廣視聽。以待時機。5.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廣以深。7.姓。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縣級以上。長江以南。五千以內。二十歲以下。
【攻】:1.攻打;進攻(跟“守”相對):圍攻。攻城。能攻能守。攻下敵人的橋頭堡。2.對別人的過失、錯誤進行指責或對別人的議論進行駁斥:群起而攻之。攻其一點,不及其余。3.致力研究;學習:專攻。一門心思攻外語。4.姓。
【爲】:[wéi]“為”的繁體字。[wèi]均同“為”。
【守】:1.護衛;防守。與“攻”相對:守衛。堅守陣地。2.遵循;遵守:守約。守信。守法。3.看守;守候:守門。守著病人。4.挨著;靠近:守著水的地方可多種水稻。5.古又同“狩(shò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