傴怎么讀 傴的意思
“傴”字共有1個讀音:
[yǔ]

漢字 | 傴 |
---|---|
讀音 |
|
注音 | ㄩˇ |
部首 | [亻] 單人旁 |
筆畫 | 總筆畫:13 部外:11 |
異體字 | 傴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傴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0B4 |
其它編碼 | 五筆:wakk 倉頡:osrr 鄭碼:nhjj 四角:21216 |
筆順編碼 | 3212512512515 |
筆順筆畫 | ノ丨一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フ |
筆順名稱 | 撇 豎 橫 豎 橫折 橫 豎 橫折 橫 豎 橫折 橫 豎折/豎彎 |
傴字的意思
同“傴”。
傴字的基本解釋
傴字的詳細解釋
傴字的辭典解釋
傴ㄩˇyǔ 形
駝背、背脊彎曲的。《呂氏春秋·季春紀·盡數》:「辛水所多疽與痤人,苦水所多尪與傴人。」《禮記·問喪》:「禿者不免,傴者不袒。」
康熙字典解釋
傴【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11畫
《唐韻》於武切《集韻》《韻會》委羽切,??於上聲。《說文》僂也。《左傳·昭七年》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禮·喪服制》傴者不袒。《註》袒露膊傴者可憎,故不露。《淮南子·齊俗訓》傴者,使之塗。《註》傴人塗地,因其俛也。俗讀若偶,別作??,??非。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傴【卷八】【人部】
僂也。從人區聲。於武切
說文解字注
(傴)僂也。問?注曰。傴、背曲也。通俗文。曲脊謂之傴僂。引伸爲鞫窮。恭敬之意。又莊子。以下傴拊人之民。借爲煦嫗字。左傳曰。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析言之實無二義。從人。區聲。於武切。古音在四部。
傴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傴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