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怎么讀 僅的意思

漢字 | 僅 |
---|---|
讀音 |
|
注音 | ㄐㄧㄣˇ|ㄐㄧㄣˋ |
部首 | [亻] 單人旁 |
筆畫 | 總筆畫:13 部外:11 |
異體字 | ? 僅 廑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僅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0C5 |
其它編碼 | 五筆:wakg 倉頡:otlm 鄭碼:nejc 四角:24215 |
筆順編碼 | 3212212511121 |
筆順筆畫 | ノ丨一丨丨一丨フ一一一丨一 |
筆順名稱 | 撇 豎 橫 豎 豎 橫 豎 橫折 橫 橫 橫 豎 橫 |
僅字的意思
1.副詞。才;只;僅僅。
2.指數量少。
[jìn]幾乎;接近。
僅字的基本解釋
其它字義
● 僅
jìn ㄐㄧㄣˋ
◎ 均同“僅”。
英語 only, merely, solely, just
德語 lediglich, blo?, nur, erst
法語 seulement,ne ... que,à peine
僅字的詳細解釋
僅字的辭典解釋
少、不多。《晉書·卷五九·趙王倫傳》:「百官是倫所用者,皆斥免之,臺省府衛僅有存者。」通「堇」。
只、不過。如:「僅有」、「僅是」、「僅只于此」。《呂氏春秋·孝行覽·遇合》:「以此游,僅至于魯司寇。」《史記·卷八○·樂毅傳》:「齊王遁而走莒,僅以身免。」
將近、幾乎。《晉書·卷五九·趙王倫傳》:「自兵興六十余日,戰所殺害僅十萬人。」唐·白居易〈與元九書〉:「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所贈答詩僅百篇。」
僅ㄐㄧㄣˋ?jìn(一)?之又音。
康熙字典解釋
僅【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11畫
《唐韻》《集韻》《韻會》渠吝切《正韻》具吝切,??音覲。《說文》纔能也。
又少也,餘也。通作堇廑。亦作?。《禮·射義》蓋?有存者。
又劣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僅【卷八】【人部】
材能也。從人堇聲。渠吝切
說文解字注
(僅)材能也。材今俗用之纔字也。三蒼及漢書作纔。鄭注禮記周禮、賈逵注國語、東觀漢記及諸史並作裁。許書水部、雨部、?部作財。此作材。材能言僅能也。公羊傳僖十六年曰。是月者何。僅逮是月也。何注。在月之幾盡。故曰劣及是月。定八年曰。公斂處父帥師而至。慬然後得免。慬葢僅之譌字。射義。葢?有存者。言存者甚少。?卽僅字。廣部廑下曰。少劣之居也。與僅義略同。唐人文字僅多訓庶幾之幾。如杜詩。山城僅百層。韓文。初守雎陽時。士卒僅萬人又家累僅三十口。桺文。自古賢人才士被謗議不能自明者。僅以百數。元微之文。封章諫草。?委箱笥。僅逾百軸。此等皆李涪所謂以僅爲近遠者。於多見少。於僅之本義未隔也。今人文字皆訓僅爲但。從人。堇聲。渠吝切。十三部。